第一百四十五章 重回毓都(1 / 1)

四年後,陳朝天元六年,楚兮永淳五年。

陳朝毓都。

這是毓都進入三月份之後的第一場雨,陰鬱的雨水綿連不斷,使得空氣裏水氣彌漫,輕輕晃動。冷意是藤蔓纏繞傘骨,慢慢緊縮,然後滲進每一個撐傘的人的手掌骨節之中。數不清的各色長幡為了延續這個城市經年不敗的繁華與富庶,在微風中濕乎乎的招展,它們被風卷起時會不小心遮住路人的臉,然後慢慢降下,頹喪不堪。

“哐——哐——哐——”天色還早,但是從毓都城外卻響起了沉重雄渾的鍾鳴聲,鍾聲徘徊在毓都的上空,似乎能把這整個城市都震的微微作疼。

不遠處的行人看見通過高大城門進來的隊伍,噤聲自覺的向後退去,留出中間的道路。路上有些積水,腳踩上去“啪啪”作響,卻沒有阻擋住一個人的步伐。

青衣青裙。最前麵的侍女手持著青銅龍鍾,神色淡漠卻莊重。她們修長潔白的脖子上麵繪著的青色蓮花冷豔無雙,像是落在天山上麵純淨的青色積雪。

在她們之後的是一座巨大的輦車,珍貴的翡翠綢靜靜的裹纏著每一根支撐用的木柱,顏色幹淨而神聖;輦車向上飛翹的四角掛著玲瓏剔透的彩色琉璃燈,清晨的陽光照射上去宛如一顆顆流光溢彩的寶珠;濕漉漉的空氣中,係在車頂飛翼上麵的青色流蘇向後微微揚起,細長的穗子籠住連綿的雨水,高貴而孤傲。

“呀,這是誰啊,好大的排場。”人群的視線隨著隊伍的行進而轉移,那隊尾青色的高大長幡在他們眼中可望而不可及,象征著他們一輩子也無法觸及的榮耀。

“聽說是安平公主壽辰,楚兮國派使者來祝壽的。”鍾鳴聲不斷,漸漸遠去,人群中也忍不住發出細碎的聲音。

此時的毓都樓上站著兩個人平靜的看著這支代表楚兮國的隊伍不說話,雨水像是擦不幹淨的眼淚站在他們的長衫上,慢慢洇濕了他們的衣角。

“永翟王爺,是時候該進宮了。”蘇幕遮最終轉身,身上鮮豔的朱紅像是那一年的如血殘陽,襯的他肌膚似血。

萬裏孤雲,清遊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裏,尤記經行舊時路。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透過厚重的青紗看著輦車外熙熙攘攘的景象,我咳嗽了幾聲,覺得有點涼,就攏了攏披在身上的寒衾。闊別了四年的毓都,依舊如此繁華,如此快樂,或許在這座城市的心中,永遠隻記得那些令人興奮的時光。

“飛天要改名,就是因為這個安平公主呢。”馬車很快便駛入皇宮,遙想起當年初進陳朝皇宮時的情景,又想起因為安平公主的名字我改了飛天的名字,我不由得露出諷刺的笑容。

“名字而已,我倒覺得桐兒後來取得更好聽。”辛書旻寵溺的吻著我的麵頰,“也適合你。”

“但是既然是馬的名字,就應該適合它。”我嘟囔,卻偷笑著往他懷裏縮了縮。

而這次我們雖然是作為楚兮國的使者前來為安平公主慶生,但是在去覲見商九天之前我們先去了長孫太後的如德宮。

如德宮的樣子也像毓都展現給我們看的那樣沒有一絲變化,嫋嫋的檀香縈繞著整座宮殿,宮殿之中素色的帷幔靜靜的係起來,一些帷幔上麵的紋路已經被時光磨舊,仿佛在感慨著那些之前失去的光年。穩重老成的宮女成隊低頭謹慎的進進出出,目光裏麵含著無法言說的哀傷。

來如德宮見長孫太後這件事情不是我們決定的,而是臨走之前白揚的要求。他說既然所有的事情都已經大白,那麼我理應代替已經故去的母親君明鏡來看她一眼。

“白西見過太後。”淡淡的掃了一眼長孫袖,我和辛書旻一起行禮。

“免禮。”她的笑容大方得體,但是看在我的眼裏卻覺得刺目。“你爹告訴我說你已經知道了所有的事情?”

我藏在袖子裏的手不禁攥緊了一點,“是。”

“既然這樣,我也安心了,你娘如果是泉下有知,一定會高興的。”她拉著我的手,盯著我的眼睛笑說:“這麼多年,還好你沒事,不然的話我真是愧疚……”

我聞言一僵,想抽手回去,卻沒有想到她根本就不放,眼神越來越冷。我知道她是因為商一年的事情對我不滿,又想起百裏華筠的事,不由得麵露懼色。

“太後,我們是時候去見皇上了,我們來的時候已經跟管事公公通報過了。”不動聲色的站到我的身邊,辛書旻看著長孫袖,眼色也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