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入廟
穿過鬼哭林,千山月被眼前的一派景象徹底震撼住,沒錯,大音山,即使是穀靈城這樣離得大音山很遙遠的城池,也時常能夠聽聞有關大音山的種種傳聞。
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山脈上,有一座空前繁盛的寺廟——凡人修佛的法緣寺。
這在修行者愈多的今天,一個真正為凡人參悟而且和修真界佛教同等規模的寺廟,確實不多見,可以說,在方圓千裏甚至萬裏,也隻此一座。
這座寺廟,之所以叫做法緣寺,是因為,曆代的主持,都叫法緣。
曆代的法緣,皆是真正德高望重之輩,前來求真的不隻是有世俗中的達官貴人,更有一些修真門派的掌權者,而法緣,也僅僅是一個普通參悟佛理的凡人。
千山月跟隨法緣的步伐,一步步的登山,法緣向著千山月解釋道:“大音山,取名於至高真理:大音稀聲。為山者,亦如通明樂理,山越高,越清冷安靜。”
千山月表麵上點頭,但是一路登山,一路看到在通往山上的筆直大路上,往來皆是跪拜禮佛的百姓,場麵一派熱鬧,可見法緣寺的香火極旺。千山月忍不住心想:“山高。。也不一定清淨。”
但千山月心中同樣也是一歎:“當今的世道,戰亂四起,惹得民生哀怨,生靈塗炭,因此祈福保佑平安的老百姓也就越多,真正前來求佛的,恐怕沒有幾個。”
法緣任憑一路上認出他的人恭敬行禮,也一一施禮回應。於是,本就很長的路,此刻另千山月覺得更顯漫長。
終於登上了寺廟,眼前的金色廟宇,徹底的震驚了千山月,廟中升騰著濃濃的香火紫煙,在人們頭頂盤旋,大有成雲之勢。
千山月看著眾多穿著白衣的僧人,腦門一個比一個鋥亮,便想到了一個確切的比喻——皎月。
千山月自是不敢笑出聲來,畢竟,自己的光頭並不比對方好到哪裏去。
進入寺廟,千山月已經覺得自己快被正廟中央供著的金佛散發出的金光晃瞎了眼。心中低估:“尼瑪!這得是要有多少香火錢,才能搞個如此巨大的坐佛金身啊!”
法緣也許是看到了千山月麵帶異色,便微笑著解釋道:“其實,口口相傳,有關於正廟的大佛,在建廟之初,本是一尊泥佛,隻是由於人們祭拜的時間長久了,才一點點的變成了金色,如今金身更是光芒萬丈!”
千山月問道:“那又是什麼東西導致泥身變金身的呢。”
千山月心想:“你繼續編。”
法緣看著千山月如此好問,自是歡喜,便道:“信仰之力。”
千山月聽後,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千山月心想:“信你有鬼。”
法緣自然不知道,隻是看到了千山月的神情,沒想到千山月的悟性如此高,於是甚感欣慰。
兩人就這樣一路上一問一答,千山月便對此寺廟的生活等有所了解。
就這樣走到了為千山月安排的居所,突然,自己的袍子一重,一個白嫩嫩的大饅頭從千山月的袍子地下鑽了出來,此時定睛一看,才知這是一個小孩,隻是長得實在是太可愛了,大大的光頭,兩隻烏黑多汁的水晶眼睛,也許是眸光所及處,皆是佛理佛緣,於是眼中所蘊含的都是澄澈空明。
小沙彌顯然修行時日尚短,也帶有小孩的幾分玩性,不像其他年紀大的僧人般坐臥間行禮口頌佛號顯得自然。
也許是寺廟中隻有小沙彌一個小孩的緣故,所有的和尚都格外的寵著他。於是,他從千山月袍子裏鑽出後,直接就對著法緣調皮的問道:“師父,他是不是就是我以後的師弟?”這個“他”自然指的是千山月。
法緣寵愛的看著小沙彌,摸了摸他的大圓腦袋,道:“這就是你的師弟,彌千。”
法緣隨即又轉而向著千山月道:“這就是你的師兄,彌問。”
千山月看著眼前這個小沙彌,總覺得要叫他師兄古怪。但沒有辦法,入佛門後身份等的都是浮雲,至於年齡更是不值一提,輩分上先入者為長,因此理論上講,如果不是因為千山月是法緣的親傳弟子,則千山月就會是寺廟中輩分最小的。
於是還是向著彌問雙手合十恭敬的鞠了個躬:“師弟彌千,拜見師兄。”
彌問對著彌千俏皮一笑,不理睬千山月,徑自跑遠嬉戲。
之所以彌問會直接問這樣的問題,也是因為他自由便被法緣收為了親傳弟子,所以即使是年齡小,但是在輩分上,也是得被叫上一句師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