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魏國的開創者曹操,是個爭議極大的人物。他生前沒有作成皇帝,死後才被追封為魏武帝。陳壽寫的《三國誌》稱譽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而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卻稱他為“漢賦”、“奸雄”。根據《三國演義》改編的三國戲,也把他刻畫成一個大白臉的奸臣形象,使他成了個婦孺皆知的人物。
曹操晚年曾為自己安排過後事,《三國誌》中寫他臨死前兩年下了一道命令,叫人為他在西門豹祠西邊高原上的瘠薄之地建造一座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意即陵墓要建在高地上,地麵上不要堆起高高的墳頭,也不要做什麼記號。《三國誌》還講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於洛陽。
二月,葬於高陵。這高陵可能就是指西門豹祠西原上已建造好的壽陵。而《三國演義》中講到曹操臨死時的遺囑卻有另一種說法,他叫人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塚72座,不讓後人知道他的遺體葬在什麼地方,怕有人去掘他的墓。
《三國演義》雖然是部小說,但是它主要是根據裴鬆之的《三國誌注》寫的,隻是做了些文學加工,內容是七分紀實,三分虛構。那麼它對曹操死後的陵墓記載,就不能不考慮到具有一定的真實性。
這樣,對曹操陵墓的記載便有了不同的說法:一是西門豹祠西原上,號稱高陵;一是彰德府講武城外,有疑塚72座。
要想弄清曹操的陵墓究竟在哪裏,首先應當弄明白西門豹祠和彰德府的所在地。曆史上有西門豹治鄴的記載,所以西門豹祠一定是在鄴城,即曹操被封為魏王時的都城,也就是今天河北與河南交界處的臨漳。而彰德府,其實在三國時並沒有這個地名,它是金朝時才有的,即今天河南與河北交界處的安陽市。臨漳與安陽,今天分屬於河北河南二省,是緊挨著的。古代還沒有分省的時候,那兩個地方多數時候稱為鄴城,到金朝則稱彰德府。說來說去,鄴城和彰德府其實是一個地方。
因為西門豹治鄴給鄴城一帶的老百姓帶來了很大好處,所以今天臨漳一帶,也包括今天的安陽市一帶,有許多西門豹祠。
按照《三國誌》中的說法,曹操的陵墓是在西門豹祠的西原上,但究竟是哪一所西門豹祠卻很難確定,因為那是一座“不封不樹”,什麼記號也沒有的陵墓,要想找到它是很難的。
有人認為曹操雖然在生前規定他的陵墓“不封不樹”,但是他的兒子曹丕等人安葬他的時候,為了上墳祭祀的需要,不可能一點記號也不做,難道把他埋了以後就什麼也不管了?這恐怕有些不近情理,也不符合中國人“慎終追遠”的孝道。
《三國誌》明確記載曹操的陵墓稱為高陵,即使“不封不樹”,但在地名上也許會留下叫高陵的村莊。如果能對今天臨漳、安陽一帶的新舊地名進行一次深入的挖掘和普查,也許可以找出一些關於曹操陵墓的線索。
那麼彰德府講武城究竟有沒有72疑塚呢?在今天臨漳縣三台村以西八裏處,確實有個地方叫講武城,有人認為那可能就是《三國演義》所說的彰德府講武城。從那裏向西一直到磁縣,也就是今天安陽市北郊的豐樂鎮一帶,的確有許多像小山頭那樣的大土堆,當地有人叫它們“曹操墳”。這些可能就是所謂的72疑塚。從前有人盜掘過其中的幾座,也的確挖掘出了一些墓碑之類的東西,但是那些都是北魏和北齊時代的王公大臣的墳,比曹操晚了二三百年。如果那些大土堆原先的確是曹操的疑塚,是後來被北魏、北齊的王公大臣墳上築墳,加以占領,那麼不知當年他們墳上築墳時是否深挖過,有沒有在其中的一座挖掘到曹操的遺體或其他與之有關的隨葬品之類。查遍北魏北齊的史書,不見有這方麵的記載。
也有人認為曹操生前叫人修72座疑塚,是故意布下的迷魂陣,很可能72座疑塚都是空的,曹操的遺體則葬在另一個秘密的地方。足智多謀的曹操不可能想不到,如果他葬在72疑塚中的某一座之中,那麼後人把72疑塚全都挖開,不就找到他的遺體了嗎?看來曹操決不會這麼傻。
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曾到講武城至豐樂鎮一帶的曹操72疑塚處憑吊,並想對曹操的陵墓進行探索和考察,但是都沒有什麼收獲。曹操曾有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生前多次設下計謀,欺騙了許多人,到死時居然還設下這樣詭秘的計謀,不讓後人知道他的陵墓在哪裏,從這裏足可以看出曹孟德狡猾、多疑、攻於心計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