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艦船(1)(2 / 3)

戰列艦的興衰

戰列艦是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武器、具有很強的裝甲防護和較強的突擊能力、能在遠洋作戰的大型水麵軍艦,亦稱戰鬥艦,戰列艦在曆史上曾作為艦隊的主力艦,在海戰中通常是由多艘列成單縱隊戰列進行炮戰,因而得名。

戰列艦經曆了風帆戰列艦和蒸汽戰列艦兩個階段。風帆戰列艦出現於17世紀後期,是帆船艦隊中最大的戰艦。其滿載排水量為1000噸左右,至19世紀中期發展到4000噸左右。風帆戰列艦的艦炮,19世紀初期以前是發射實心彈的前膛炮,裝有數十門到上百門;19世紀初期以後,改為發射爆炸彈的後膛炮,多達120~130門。蒸汽戰列艦出現於19世紀中期。1849年,法國建造了第一艘以蒸汽機為主動力裝置的戰列艦——“拿破侖”號,裝有艦炮10門,是蒸汽戰列艦的先驅。1853~1856年的克裏木戰爭推動了蒸汽戰列艦的發展。以後,蒸汽戰列艦裝備了有螺旋膛線的艦炮和能旋轉360°的裝甲炮塔,裝甲厚度大,突擊威力和防護能力得到不斷提高。20世紀初,英國建造了無畏級戰列艦,戰列艦成為海上霸主。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列艦有了很大發展,其滿載排水量由2萬噸增大到7萬噸,最大航速由25節提高到30節以上;主炮口徑由280~381毫米增大到280~457毫米;重要部位的裝甲厚度達483毫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艦載航空兵和潛艇的廣泛使用,戰列艦成為海、空襲擊的有利目標。在參戰的約60艘戰列艦中,約有1/3被擊沉或擊毀。戰後,各國尚有的戰列艦均先後退役,並不再建造新的戰列艦,戰列艦獨霸海上的輝煌時代劃上了句號。

日德蘭海戰中的戰列艦

1916年,英國與德國之間的北海日德蘭大海戰,充分顯示了無畏級戰列艦的輝煌,使戰列艦的海上威力幾乎達到了頂峰。

日德蘭大海戰是蒸汽動力戰列艦第一次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最後一次以主力艦為首的雙方艦隊在水麵大規模交鋒。此役集結了英德兩國海軍的精華,雙方出動戰艦共254艘,其中包括44艘無畏級戰列艦。戰事曆時12小時,雙方相距遠達18千米,以強大炮火互相轟擊。但是,速度、火力和軍艦數目使雙方的指揮官來不及觀察、聯絡和有效指揮。尤其是雙方的主力艦都不敢進入對方驅逐艦魚雷的射程。結果是德國宣稱勝利,擊沉英艦14艘,可是本身損失11艘,它的艦隊始終受到英國艦隊的壓製。

日德蘭之役進一步確立了“大艦巨炮”主義理論,使各國海軍更加重視發展以戰列艦為核心、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突擊兵器的海上艦隊。

早期的戰列艦

早期的戰列艦也稱鐵甲艦、裝甲艦等。在航空母艦出現以前,戰列艦成為主宰海洋的巨型戰船達數百年之久。

17世紀~19世紀中期,是風帆戰列艦主宰海戰的階段。戰船為木質船體,最大為3桅帆船,通常設2~3層甲板,帶有輪子的火炮置於甲板之上,通過舷側門進行射擊。17世紀,戰列艦最大為1750噸,裝有80~100門火炮,艦員600~700人。18世紀,排水量增至2000噸以上設3層甲板,裝120~140門火炮。火炮多為固定炮塔的滑膛炮,需從炮口裝填實心炮彈。19世紀中期,戰列艦排水量已達4000~5000噸,裝有120~130門從炮尾裝填爆炸彈的火炮。由於炮塔不能旋轉,所以作戰時必須將戰列艦一字排開,用舷側艦炮進行射擊。

英國1860年建成世界上第1艘鐵殼裝甲艦“勇士”號;1873年建成世界上第1艘完全去除風帆、采用蒸汽動力的“蹂躪”號鐵殼裝甲艦;1892年又建成世界上第一艘鋼質裝甲艦。至此,戰列艦的發展趨於成熟,各國開始向大噸位、猛火力、重裝甲、高航速方向發展。

有史以來,戰列艦噸位最大的是日本的“大和”號和“武藏”號,達69萬噸,航速達27節,續航力為7200海裏;裝有9門主炮,口徑460毫米,射程45千米。此外,還裝有12~20門中口徑副炮和100門左右小口徑副炮。戰列艦在水線以上的船舷、甲板、炮塔、指揮塔等部位都裝有裝甲防護,一般為150~400主毫米厚,個別部位達400~500毫米。

日本“武藏”號戰列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戰列艦曾作為海軍之魂稱雄於世長達200多年,主宰著世界海洋。1941年12月8日英國當時最新型的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艦“反擊”號,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駛離新加坡,阻止日軍在馬來西亞半島北岸登陸。12月10日,英國這兩艘軍艦被日本海軍岸基轟炸機發現。盡管英國軍艦向飛機猛烈開炮掃射,也抵擋不住日本飛機的狂轟猛炸,很快被擊沉了。事實證明,用戰列艦和巡洋艦奪取製海權的時代已經過去。二戰後,由於核動力、艦載機、導彈及電子裝備的大量裝備使用,使戰列艦的優勢所剩無幾,很快處於從屬地位,並被航空母艦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