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潛艇(1)(2 / 3)

核潛艇上的反應堆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可能給潛艇乘員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因此在核潛艇設有嚴密的防護裝置。在反應堆外麵包有用特殊鋼板或鉛板等製成的防護層,通向反應堆的管道外麵也裝有防護裝置。潛艇上還設有防放射性輻射的監視報警係統。為了保證乘員安全和健康,艇上的空氣、食品和淡水要定期進行檢查和消毒。

核潛艇和普通潛艇一樣,今後也將向高速度、大深度和低噪音,以及提高探測能力、自動化控製能力等方麵發展。

潛水艇的原理

潛水艇工作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潛艇發明家從魚那裏得到了啟發,發現魚是靠體內的魚鰾來控製沉浮的。魚在水中的浮力是魚的身體所排開的海水體積和海水比重的乘積,而海水比重是隨著水壓變化而變化的。大海越深,海水的壓力就越大,比重也越大;為了適應這種變化,魚鰾就起到調節魚體比重的作用。魚要上浮時,魚鰾就膨脹,體積變大,魚體比重相應變小,當魚體比重小於海水比重時,魚就浮出水麵了。當魚鰾壓縮時,體積就小,魚體比重相對增加,魚體比重大於海水比重,魚就下潛了。魚體比重和海水比重相等時,魚就停留在水中。

科學家們把魚體上浮下潛的奧秘應用到潛艇的製造上來。要使艦船上浮下沉,關鍵就在控製浮力。人們把潛艇的殼體做成雙層。外殼是非耐壓殼體,裏麵是固殼,是用耐壓鋼材焊接而成。這兩層殼體之間就是浮力艙,它好比是魚體內的鰾。當浮力艙注水時,艇體重量增加,超過海水比重,潛艇就下沉了。浮力艙排水充氣,艇體浮力增加,比重小於海水,潛艇就浮了上來。潛艇上的升降舵、推進器,就好象魚的胸鰭和尾鰭,保持了潛艇在水中的各種狀態。

潛艇上的浮力艙又叫壓載艙,由許多艙室組成,以艙室注水多少來控製潛艇下潛的潛深度。如要速潛時,便打開所有浮力艙的閥門,往裏同時注水,潛艇就很快地下沉了。

潛艇有裝在艇首的水平舵和裝在艇尾的艉水平舵。當潛艇下潛時,首舵向下傾,而艉舵則向上翹,這樣艇首朝下,潛艇便下潛;潛艇上浮時,首舵向上翹,艉舵向下傾,這樣艇首就朝上,潛艇便浮了上來。潛艇水平舵的原理,跟魚體上的胸腹鰭和尾鰭道理是一樣的。

常規潛艇的動力有兩種。在水麵航行時,靠柴油機作動力。當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由於它跟水麵的空氣完全隔絕,這時的動力主要靠蓄電池來提供電動機的電源。所以潛艇上裝有數百塊電池,分成組,藏在底層艙裏。當電池快要用完時,潛艇就得浮出水麵,改用柴油機作動力,同時給電池充電,為下一次水下航行準備。由此,不難看出,因為受到電池電能的限製,常規潛艇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長時間在水下航行。

攻擊型核潛艇

攻擊型核潛艇誕生之初,原本執行戰術任務,如攻擊敵艦船、潛艇,以及擔負偵察、警戒、巡邏任務。這些方麵同常規動力潛艇似乎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由於核潛艇水下活動範圍大,潛航時間長,能夠更加有效地執行上述任務。而且由於它的水下航速高,航程無限,可用於搜索、跟蹤、監視敵對國家作戰艦艇編隊和核潛艇,這是常規動力潛艇無法做到的。

在馬島之戰中,1982年5月2日,英國海軍的攻擊型核潛艇“征服者”號用魚雷一舉擊沉阿根廷的巡洋艦,這是核潛艇參加實際作戰的第一項戰果,它發起攻擊的隱蔽、突然,使攻擊型核潛艇一時名聲大噪。

1984年3月21日,美國航空母艦“小鷹”號在日本海與蘇俄一艘VI級攻擊型核潛艇相撞,這是蘇俄潛艇跟蹤、監視美國航空母艦的一個例證。以航母編隊的航速,在水下也隻有核潛艇能跟蹤。

1992年2月11日,美國海軍的一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在北極圈邊緣的巴侖支海域,與俄國海軍的一艘S級攻擊型核潛艇在水下相撞。

1993年3月19日,美國一艘核潛艇又在巴侖支海與俄國潛艇相撞。

以上事件,充分證明,美俄兩國的核潛艇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北極海域,相互跟蹤、監視的頻繁程度。

攻擊型核潛艇的主要武器,原先是魚雷,以後又增加了反艦導彈和反潛導彈,對海上和水下的艦艇,具備了多種攻擊手段。

80年代起,美國的攻擊型核潛艇又裝備了能從魚雷發射管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射程最大可達2500公裏,用於對陸上戰略目標進行攻擊,從而使隻執行戰術任務的攻擊型核潛艇上升為兼戰術和戰略任務於一身的“多麵殺手”。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打響,美國部隊首先發射巡航導彈打擊伊拉克的重要陸上目標,作為其航空母艦艦載機對陸進行攻擊的前奏。美國的攻擊型核潛艇也參與了用巡航導彈發起攻擊的作戰。1991年1月19日和2月6日,美國海軍的“路易斯維爾”號攻擊型核潛艇,兩次從紅海向伊拉克境內發射了共8枚巡航導彈。開創了攻擊型核潛艇遠程攻擊陸上目標的先河。

以上事例和戰例說明,攻擊型核潛艇以其本身的優越條件,正在承擔愈來愈多的任務,也正因為如此,它的發展、變化也更快,更加繽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