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很快就出來了。依偉坐在電話旁,在父母的注視下,終於鼓起勇氣撥通了查分電話,等待著回音,就象坐在被告席上聽候宣判。沒太久宣判結果下來了--498分。依偉和父母大失所望。因為這個分數雖比去年分數線高出近50分,但卻比今年的分數線低了兩分--隻差兩分達線。也正因為如此,前幾天估分報考誌願的時候,依偉覺得肯定能達線,便根據去年的情況選報了一個比較好的學校--省理工大學;也正因為如此,依偉連同家人今年的大學夢注定要多費些周折了。
高考,七月考學生,八月考家長。這樣的暑期考生和家長都不會安坐的。自從知道了成績,依偉的逍遙期也宣告結束,他也沒有心思逍遙。他幾乎天天往學校裏跑看自己報考的學校有沒有降分錄取自己的通知寄來,打聽各學校的錄取情況,看看同學們各自的歸宿,和同學們交流每一天湧現出來的關於高考的聽聞。各色學校,不論公辦的還是私立的等等的自我宣傳,充斥著自己的視聽。每天都生活在焦急裏,這個大環境的氛圍就是焦急。
每一天湧現出來的關於高考的聽聞,豐富了人們飯前飯後及飯桌上的談資。那些或喜或悲或真或假的消息,在這個大環境裏,就好比大風裏攙雜的塵沙,增強了風的勢頭,吹得人眼迷心亂。
看著錄取工作就要結束,依偉被降分錄取的可能已非常渺茫了,這時也該卓父出山了。有句話叫“分不夠,錢來湊”所以卓父帶足了錢去找一個省招辦的同學,他認識省理工大學的一個學院主任。其實隻有依偉這樣的分數,學校才會考慮高費錄取的。所以最後憑著這點微薄的分數與交情,學校減收了一萬元的高費,也就是說依偉多交3萬元就可以提檔錄取了。在這裏,人民幣與高考分數的兌換率,高達1.5萬比1,美元英鎊等估計到地球爆炸的時候也無法與之比肩。不過隻能咱們普通老百姓用用人民幣去換分數。如果也可以拿著分數換人民幣的話,咱老百姓都過上小康生活應無問題。為了兒子的學業與前途,這3萬元卓父沒有吝惜,交了。對方答應兩天後寄錄取通知,專業是國際貿易。到如今,依偉才開始自恨起來,此恨綿綿,發自心底。但到底恨什麼自己也不清楚。恨沒好好學習嗎?自己其實本來就不打算好好學習,隻能恨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眼看著大學已向自己走來,第二天卻風雲突變。那個女主任打來電話說,國際貿易是學校的好專業,4萬元已經很少了,要還想上的話,把那一萬元補上。卓父當時氣得在電話裏就與那主任爭吵開了。
“說好的,為什麼變卦?”
“這是學校的規定。”你送上門來了,還不多宰你一刀。
卓父很生氣,卓母很擔心,依偉則很無奈,但他們都有一個同樣的念頭,這破學校咱不上啦。自此,依偉連同家人的大學夢終於有了一個結局--破滅,依偉也終於有了一個歸宿--去市一中複讀。複習班的開課一般總要等到各類院校錄取工作結束,考生不會再被錄取的時候。所以依偉還有一段時間的假期,但這一段時日依偉是不可能再逍遙自在了。依偉因為沒有考好,成了家裏的罪人,所以卓父決定對依偉進行勞動改造。因為他是四海賓館餐飲部的經理,所以讓依偉到自己管理的飯店裏去刷盤子。說實在的一個讀了3年聖賢書的高中畢業生,能讓他去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