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環(3)(1 / 3)

和那些以利益為導向的人打交道,比和那些滿腦子情感,“你辜負我”、“我背叛你”的傻瓜打交道要容易的多。

因為背叛是理所應當的、不需要理由的;而忠誠是需要理由的---好吧,至少對較為強勢的那群人來說,是這樣的

----王洛

1993年8月15日晚8:21

集合點南10.1公裏諾斯特大街12號灰熊市第一電視台

--------------

“願意信?”

楊問天的眼神算不上和善。

大部分人,發現自己被耍了之後,都不會太和善的。

王洛的語氣很坦然。他似乎也並不打算提及楊問天沒有提醒自己的事情,以及剛才楊問天隨時準備逃走的事情。

“哪個蠢貨會願意承認自己的愚蠢?他們會願意相信自己的城市下方擁有巨大的財富;他們會願意相信自己應該得到那其中的一部分;又有誰會相信一家公司會無緣無故的幫助城市進行建設呢?這種事...隻要你敢說,他們就敢信。”

“所謂人呢,就是你把他願意相信的事情告訴他,他就會毫不猶豫的相信的生物。尤其是...黃金,金燦燦的黃金,能讓男人去拚命和殺人,能讓女人睜大雙眼、張開雙腿、流露出心底喜悅的黃金....還有什麼比這更能激發起人心中的貪欲?還有什麼更能讓一群本就有所懷疑的人確信自己受到了掠奪?”

楊問天掂量了一下這番話,不得不承認有道理。

也就是說,把水攪渾,讓公司疲於奔命。這樣一來,機會就會展露出來---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好計劃。

他是故意的嗎?他已經預計到,即使之前是騙了我們,即使我們不配合,他的計劃也能執行下去嗎?

“就算這些人是美國人,我也不認為任由他們變成僵屍是對的。”

“我想救他們。這很難,但我認為還是有可能做到的---當然不是犧牲我自己,我從沒打算為了這群美國人去觸犯可能懲罰很重的規則;更不會願意付出什麼過大的代價。”

“所以,計劃就成了現在這個模樣。整個計劃,思路的基礎和核心部分就是:大部分的人,大部分的時間,都不處於思考狀態。”

“換句話說,這些美國人是可以操縱的。決定他們行動的,不是思維,而是他們的本能。再進一步進行推論:無論這個場景裏的敵人多邪惡、多瘋狂、多貪婪,但他們並不處於思考狀態---至少大部分時間是如此。”

“那麼他們的行為就是可控的、有機會調度和掌握的。我...剛才做的,以及之後要做的,都是以上麵這些為基礎。”

“然後,美國人,是什麼樣的人?”

“這群美國人,盡管自詡文明,但他們骨子裏是,終究是一群強盜。搶掠、意外之財、被政府和財團蒙蔽和欺詐、依靠個人的鬥爭和冒險來獲得大筆的財富....都是這個種群的人所喜歡的、認可的、願意相信的。”

“讓一群人相信的最好辦法,就是把他們願意相信的事情告訴他們。告訴強盜他們被搶了,即使會憤怒,但他們的本能會告訴他們,這種事是可能的;給強盜搶劫的機會,他們就能發揮出最大的才能。而不是如同羔羊一般任人宰割。”

“這個黃金的故事其實漏洞百出。但是,他們的大腦會按照他們的本能,去追尋所有能支持這個故事的蛛絲馬跡。所以朱存鉀在城裏灑黃金固然很好,但他就算什麼都不做,也幾乎不會影響這出鬧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