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曆史研究學者王仁甫(1 / 2)

王仁甫是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從事於曆史工作的相關研究。他平常沒事就喜歡逛一逛各種有關曆史方麵的論壇,或者是看一看曆史方麵的小說。

雖然對於他來說,網絡上的曆史小說太多太多方麵都是虛構不真實的,但是你不得不為那些作者的豐富想象力而讚歎。

打開奇點小說網的曆史分類,王仁甫開始瀏覽了起來,想要找到一部對的上自己口味的作品。

他的口味其實就一個要求,那就是腦洞可以有,但是不能太誇張,而且不能大幅度的偏離真實的曆史軌跡。

一部一部的點開,在關掉,直到他快失去耐心的時候,他點開了一部作品。

明朝那些事

朱元璋:從和尚到皇上。本書從朱元璋的出身開始寫起,到朱元璋駕崩為止,敘述了……

平平淡淡的簡介。與其說是簡介,倒不如說這更像是這本書內容的一個概括和總結。

“明朝朱元璋?”

王仁甫饒有興趣的點開了這本書,開始閱讀了起來,他想知道,在明朝曆史大量缺失的情況下,作者是怎樣來寫朱元璋的。

三章不到萬字的內容,王仁甫用了不到十分鍾的時間就讀完了。但是就是這不到萬字的內容卻讓他有一種極為真實的感覺。

就好像書裏寫的在曆史上真實發生過一樣!

不過這怎麼可能呢?

現今有記載的關於明朝的曆史史書他都有研讀過,他敢發誓,那些史書裏從來都沒寫過朱元璋的出身,而且是如此詳盡的!

“不會是編的吧?”王仁甫得心裏泛起了一個疑問。書中的朱元璋的背景,明實錄,以及元至正四年的那兩場大災難不得不讓他這麼想。

朱元璋的背景他就不多說了,因為並沒有關於這方麵的記載,所以他並不知道這是否真實。但是明實錄早就在當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被帶走了,現在處於遺失狀態,這個作者怎麼可能會知道那上麵寫了些什麼?至於元至正四年的那兩場災難,現有的記載隻言片語的隻提到了黃河泛濫,至於另一場,根本就沒有半分的文字記載!

鼠標向下滑動,來到了書評區,他想要問問作者,書裏寫的是否是真實的。

但是書評區的一個留言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留言的內容是這樣的:

帕瓦羅蒂亞的旋律:看了本書的第一章,我心裏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個《明實錄》究竟是作者你杜撰的還是曆史上真的有這樣一部史書?

淩晨蘇醒:關於明實錄的部分,我並不是杜撰的,而是確有記載。我曾經有幸閱讀過這本史書,對書中所記載的內容有著極深的記憶。不過不幸的是,因為種種原因,明實錄這本史書的原本已經遺失了,我對此表示相當的遺憾……

帕瓦羅蒂亞的旋律:原來是這樣啊,不過不知道作者你對於明實錄的內容還記得多少?有沒有打算依照自己記憶裏的內容來嚐試著撰寫還原史?

(還原史:現代人對已經遺失或殘缺的曆史史書的補充,一般字數在幾千到幾萬不等。還原史對於現代曆史的還原工作和研究工作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留言的時間就在今天,看來注意到這本書裏的問題的人並不隻自己一個啊。

王仁甫在心裏小小的感歎了一下,就將注意力放到了作者淩晨蘇醒的回話上。

他曾經讀過明實錄!並且有著極深的記憶!

看到了這條信息的王仁甫心裏激動極了!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這本書裏的內容很大的程度上是真實的!而且作者一旦有意願撰寫現代史的話,哪怕隻有短短的幾千字,幾個人物,都對於曆史的工作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為這很可能會讓他們剩下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來研究考證!

當然,這個前提是在真實的基礎上建立的!

“不管怎樣,先聯係聯係作者,爭取讓他根據自己的記憶來撰寫還原史。”

想到就做,王仁甫當即就登錄了自己的帳號,給作者淩晨蘇醒發去了一條私信。

永不止步:您好,我是從事曆史研究工作的學者,希望能夠和您一起探討一下相關的曆史工作。如果您有時間的話,請加一下我的企鵝號:8938989889。

私信發出去了之後,王仁甫又點擊了關注作者。這樣,一旦這個作者有什麼動態的話,他都能夠在第一時間知曉。

……

奇點編輯部。

責編喵喵百無聊賴的坐在椅子上,一隻手托著自己的香腮,一隻手握著鼠標漫無目的的在電腦上亂點著。

整個編輯部,估計也就隻有她這麼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