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出書,猶如沙彌之舍身佛地,意在了斷前緣,再修新生之果。手、腳、心、眼正可以從往事舊夢中一一抽出,藉此獲得大解脫大自在。

一書一門戶,境遇各不相同。世間之寒士,雖有妙構佳裁、宏辭讜論,文采思致皆斐然可觀,卻終因阮囊羞澀,書稿積年不得付梓。然而,塵中之俗客,於酒色財氣之餘,偏愛舞文弄墨,附庸風雅。以銅臭買花香,古已有之;以銅臭買書香,則於今為甚!

今之時也,正所謂“江湖俠骨已無多”。餘開偉先生古道熱腸,殫精竭慮,欲為趣味純正的讀者編輯一套“瀟湘散文精品叢書”,其公心實令人敬佩,其功德自不容小覷。此叢書之問世,得湖南文藝出版社主管散文之副社長羅蔚宣先生首肯於前,複承新任社長曾果偉先生放行於後,亦令人十分感激。

李元洛先生對晚學一向厚愛有加,不僅此次慨然踐諾為小集作序,平日於為人與為人之道亦多有點撥。吾能有今日之小成,實拜先生所賜者多也。

此集收文六十篇,大半是近作(舊作已收入另一本散文集《站在山穀與你對話》,係中華文學基金會“二十一世紀文學之星叢書”之一,已同期由天津百花文藝社出版)。吾天性多思,平日於景於情少有流連、耽溺,要在痛痛快快地說出一些想法,作為自觀自省的心得,奉獻給讀者諸君。時文浮濫綺靡,雖能媚俗惑眾,卻少有真心至性可言。弱水三千,吾終不取其一瓢飲。

今之世也,斯文之維係已然千鈞懸於一發。吾儕若能以手托之,以肩扛之,以血肉靈魂護之,庶幾可免於斷梗之患。

作者

甲戌年仲秋於慎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