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嶽飛最重要的副手張憲受重傷,城圍解後不久,就死去了。這一次發難正好在嶽飛直破金軍之時,頓時惹得天下大怒,民怨沸騰,就連一向帶兵有方的王德,其手下也出現了大量的逃兵。
各地原本還有些猶豫,或者偏向臨安府的官員迅速調整了心態,廣南的連南夫、四川的胡世將等紛紛出言斥責王德的偷襲行為,願意擁立建國公趙昚為兵馬大元帥。淮河以南,也就淮南西路,江南東路、兩浙西路等有限的幾個地方仍然在臨安府的控製下。
這時,完成休整的韓世忠部開始向南回軍,與胡紡和楊存中對峙。劉錡仍然不肯表態,一直拉著陳規在順昌府中立。連南夫組織了人馬北上,準備奪取江南和兩浙,留守的嶽家軍和義軍,聯合起來對抗王德。吳玠的西北軍距離太遠,調動起來耗費太大,暫時還未動。
完顏昌的態度此時也發生了改變,金國已經勢弱,他不願再失去精明強幹的金兀術。但接連遭受慘敗的金兀術,最終接受了宋廷的條件,在燕京自殺了。
“完顏宗弼身亡,任務完成。”接到久違的係統通報的那一刻,李天俊長長鬆了口氣,任務終於結束了。
臨近冬日,嶽飛留下兩萬軍馬駐守燕京,自己回軍江南。各地的均勢立刻被打破,楊存中和王德一退再退,最後和張俊退到了臨安府附近。嶽飛饒恕了張俊等人,隻是剝奪了他們的軍權,把他們遠遠地打發走了。
嶽飛領兵來時,秦檜已經被臨安府中憤怒的百姓撕碎了,屍骨無存。高宗趙構已經徹底瘋掉了,整日胡言亂語,被關養在宗人府。陳最年老經不起折騰,死在了大獄,隻救出了薛叔淵等人。李天俊最想擊殺的胡紡,卻趁亂跑掉了。
半年後,宋廷逐漸平定,各處都承認了趙昚實際上的統治。李天俊遲遲未走,就是想找出胡紡,結果一直未能如願。這一天係統再次通知他,他也不得不走了。
此時李天俊已經得知,賈夢琪小產之後,身子一直不好,居然在耽羅島去世了。兩個女子,臨走前都未能與李天俊見上一麵。朝局穩定後,嶽飛、韓世忠等與趙昚的關係反而出現了不和諧的跡象。李天俊不想再見故人出事,極力勸說二人,兩人也都聰明,很快放棄軍中職務,掛了閑職修養。劉錡則被重用,成為天下最重要的宋軍將領。
而李天俊跟嶽飛、韓世忠等人告別,嶽飛問他為何極力阻止殲滅金國和西夏,李天俊看了看北方:“一則國內混亂,不宜長期征戰;二則北邊有勁敵,不宜直接麵對,耗費國力。”嶽飛要問清楚,李天俊卻不肯說了。
孔大車還是沒搶救過來,最貼身的白安時在燕京為了保護李天俊,死在了金軍刺客手中。張青來西湖接李天俊和曹成等人,他卻不肯走了。李天俊反而反複囑咐張青要盡力發展蒲羅中(後世的新加坡),說那個地方大有可為。另外要多盯著海外,據說胡紡就是從泉州乘坐外商船隻走掉的。
囑咐完,他獨自要了一條小船,說是散散心。眾人知道他心中不快,也不好阻他。小船離開時,李天俊忍不住回頭:“曹大哥,王大師,多看看燒開的水壺蓋,或有大用!”
話音未落,突然一陣大風吹翻小船。[靠~怎麼又是這招!]
——————後記————————
恍惚之中,仿佛又聽到了兩個聲音,李天俊突然想起一事,趕忙問道:“夠了麼?”
一個聲音飄來:“放心,足夠了。”
【本卷終,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