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開業前瑣事(1 / 2)

木桶飯最早是從湘省流傳出來,在珠三角城市生意都非常火爆,特別是莞城那更是百米之內就有一家,競爭激烈,浙省雖然也有,但遠遠不及那邊普及。

正宗的木桶飯是用客人吃飯的小木桶飯,裏麵用荷葉將飯包住蒸出來,熟了之後解開荷葉,荷香味很足,吃到嘴裏,鬆軟中又帶著荷葉的清香。不過後來因為不符合快餐的經濟原則,都改用近一米高的木桶飯一次性將飯蒸好,來客後再打進小木桶中,上麵蓋上菜上桌。

木桶飯用的餐桌也有別於一般飯店,用的是那煮種沒有油漆過的木製長條桌,板凳也是一樣,這種木桶飯沒有華麗的外表,有的隻是樸素的氣息,是適合木桶飯的風格,對葉卓來說還有個好處,那就是便宜。

葉卓今天一早起來,就去陳述那裏拿了這幾天的營業額,湊在一起近六千塊錢。首先就來選購桌椅,按店裏的麵積,選購了八張桌子,和十六條長板凳,用了五百六,付完錢,將店址寫給老板,讓他直接送過去,今天他特地把袁弘拉出來看店。

出來後又立刻坐車奔向廚具市場,蒸飯機的價格讓他無語,八百一個,還不帶還價的,加上木桶共給了九百,心痛啊,又買了四十個小木桶,因為木桶飯都是直接用小木桶飯吃,所以盤子用的很少,買了十五個,跟著鍋碗瓢盆,好在這些都不值錢,不過老板還是笑咪了嘴。

現在不管去哪裏買東西,隻要你買的多,量大店家都會而且到店裏還會根據要求擺放好,一早葉卓就叮囑過袁弘,隻要在一邊指揮就行,這確實比省事。

新冰箱肯定是不夠錢買,又去淘了個成色不錯的二手冰箱,出來後又去了旁邊賣字畫的店麵。

將店裏的畫全部看了一遍,葉卓選了四張,一張是農民耕田的畫,一張是金黃色稻穀田野的畫,一張全是一塊塊農田的話,最後一張則是有男有女的農民收割稻穀。

都是鄉村氣息的畫像,葉卓還是比較滿意的,店裏牆上雖然刷白了,但還是太空蕩,,之所有選擇那些畫,也都是根據木桶飯的定位。

木桶飯飯的打包盒也是圓筒狀的,外賣以後葉卓會當做重點來發展,現在很多飯店都還沒有送餐上門的業務,可他清楚,要不了倆年,基本每家店都會送,人們隨著工作的繁忙,還有的也是因為懶,都喜歡電話點餐,現在開始做能抓住大批客源。

所有東西全部買完,兜裏也就剩一千多多塊錢,去附近的打印店,葉卓將開好的菜單遞給了老板,點菜單打了八章,而外賣單也打了六百張出來,這個要等一天時間才能做出來。

………………………

“你小子怎算回來了,這位阿姨來應聘的?”

葉卓一回來,就看到店裏還坐著個中年女人,剛才買的東西,看了一遍,基本都按照他的意思擺放好了。

經過袁弘介紹,女人叫李梅,四十出頭的樣子,穿著很樸素,她一家都在這邊,老公在廠裏上班,還有個兒子在讀初中,所以她想找個離家近點的工作,平時能照顧到家裏。

葉卓坐了下來“李阿姨,我這店後天開業,工資八百一個月,每天十一個小時,你主要是負責收拾桌子洗碗,早上過來清理菜,你看行不行?”

“可以,我以前也在飯店做過。“

葉卓點頭“那就這樣吧,你後天過來上班,我今天比較忙,對了李阿姨,你還有朋友做飯店嗎?我大學那邊有家燒烤店也要人,工資都一樣,上班是下午倆點到夜裏十二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