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43號船塢(1 / 2)

“你們說,它們科技已經這麼先進了,為什麼還在使用這種老掉牙的麵板控製係統?”手指在一個一個觸控麵板上滑動著的李寒雲回頭向身後的三人問道。

“還是因為信任問題吧。”星璿解釋道:“腦電波控製器和精神力感應器對特蘭特人來說並不算什麼特別難的東西,但對於來這裏進行交易的低級文明來說,它們天生就有對高級文明的敬畏感,這種敬畏感會令他們對任何超出自己科技水準的東西都敬而遠之,因為誰也不知道這是否是它們設下的一個陷阱,獲取了足夠的數據之後說不定全族就被人家在不知不覺間洗腦了呢?”

“你的意思是……”李寒雲有些驚訝啊,雖然她現在知識結構升級了,但是本身的見識卻依舊沒有改變,要適應這種變化仍舊隻能多聽,多看。

“這樣的事情在全宇宙範圍內並不罕見,通過搜集目標種族基因特征或者腦電波特種,從而製作出針對這個種族的基因武器或者腦電波武器,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雖然這麼做會被人所孤立,但其實人人都想這麼做,因為兵不血刃的奴役一個民族對於任何種族而言,都是十分具有誘惑力的。”星玲在一旁補充道。

在腦子裏找了找,她還真找到了相關的技術,而且不止一種。可以針對目標種族的基因重組自身基因,讓自身釋放出目標種族無法抗拒的信息素,然後從內部徹底控製並奴役這個種族;又或者攜帶針對目標種族腦波特征的洗腦電波發生器,或者足夠強大的個體本身就可以釋放這種洗腦電波。就算是在戰場上,在一場宇宙戰中用大功率洗腦武器直接策反對方的艦艇人員,這樣的攻擊手段也遠比一般的以毀傷目標艦艇的攻擊手段高明得多……順帶一提,全自動控製也是不可靠的,隻要對方技術實力你比高,控製艦船控製係統比洗腦全艦人員還容易。

當然,如果徹底物理隔絕與外界的通信倒是可以阻斷這種入侵,可那樣人家更高興,在以光秒、光分、甚至光年為單位的戰場上,自絕經脈令每一個作戰單位都變成信息孤島,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所以說,戰爭,哪有那麼兒戲的,李寒雲再一次為自己的遭遇感到僥幸,幸好自己遇上的不是特蘭特人的主力艦隊。不過話說回來,為什麼特蘭特人不來收割地球的韭菜,啊,不對,是靈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她將一百四十個能量電池作為在空間站使用的代幣,上交給了空間站管理局。

說到能量電池,一級能量電池大約有兩百三十兆度的電能(二百三十萬億,不是二百三十個百萬),這種能量密度在地球人類看來是根本無法想象的,即使是整個地球的年發電量,大約也隻有這麼一個電池的1/5(中國大規模使用聚變電站之後),但是在宇宙中這隻是最低級的用於交易的電池。二級電池雖說隻有四級文明的科技實力才做得出來,其能量級數已經無法用數量詞來形容了。如果非要用,隻能是無窮大。而整個銀河係都沒有的六級文明製造出來的三級電池,其能量級數雖然科學計數法可以寫得出來,但那數字已經毫無意義了,人類根本無法理解那麼大密度的能量究竟是如何儲存的,早該發生大爆炸或者塌縮成黑洞了。

至於說“能量大自然中有的是,隻要多建一些發電廠就是了。”先不提能量提取會存在一個損耗的問題,光是能量的枯竭就是一個避不開的症結。並非說到了宇宙時代能源就是無限的了,太陽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沒錯,可太陽的染料其實也是有限的,開發難度與開發收益同樣也是成正比的。四級文明也沒本事像是鑽油井一樣真正的開發太陽的能源為己用,三級這些文明就更別提了。而且自己如果將太陽以外的行星上的能源全都破壞式開采殆盡,那麼到時候子孫後代又拿什麼去繼續發展呢?而且目前來看也沒誰可以做到100%提取能量,與其自己揮霍下轄星域的能源,還不如通過交易從別的種族那裏獲取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就算是去所謂的偏遠星域進行開發,難道就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而且相對於自己開發,這種等著別的文明將能源拱手送上,還沒有開發周期的能源獲取方式顯然更令人心動。文明的發展是離不開能源這個催化劑的,所以能源在宇宙中也永遠都是有價值的。

行走在特蘭特人修築的43號船塢內,李寒雲第一次見識到了如此之多的外星人。巨大的有十來米高,袖珍隻有指甲蓋大小;有看上全身披著角質甲殼的,也有和人類一樣用皮膚接觸世界的,有水生生物,也有飛行生物,大自然毫不吝嗇它的鬼斧神工,創造出了千奇百怪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