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實實做人
在華盛頓一個小鎮上,一位年邁的鞋匠決定把補鞋這門本事傳給三個年青人。在老鞋匠的悉心教導下,三個年青人進步很快。當他們學藝已精,準備去闖蕩時,老鞋匠隻囑咐了一句:“千萬記住,補鞋底隻能用四顆釘子。”三個年青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踏上了旅途。
過了數月,三個年青人來到了一座大城市各自安家落戶。從此,這座城市就有了三個年青的鞋匠。同一行業必然有競爭。但由於三個年青人的技藝都不相上下,日子也就風平浪靜地過著。
過了些日子後,第一個鞋匠就對老鞋匠那句話感到了苦惱。因為他每次用四顆釘子總不能使鞋底完全修複,可師命不敢違,於是他整天冥思苦想,但無論怎樣想他都認為辦不到。終於,他不能解脫煩惱,隻好扛著鋤頭回家種田去了。
第二個鞋匠也為四顆釘子苦惱過,可他發現,用四顆釘子補好底後,壞鞋的人總要來第二次才能修好,結果來修鞋的人總要付出雙倍的錢。第二個鞋匠為此暗自高興,他自認為懂得了老鞋匠最後一句話的真諦。
第三個鞋匠也同樣發現了這個秘密,在苦惱過後他發現,其實隻要多釘一顆釘子就能一次把鞋補好。第三個鞋匠想了一夜,終於決定加上那一顆釘子,他認為這樣能節省顧客的時間和金錢,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會安心。
又過了數月,人們漸漸發現了兩個鞋匠的不同。於是第二個鞋匠的鋪麵裏越來越冷清,而去第三個鞋匠那兒補鞋的人越來越多。最終,第二個鞋匠鋪也關門了。
日子就這樣持續下去,第三個鞋匠依然和從前一樣兢兢業業為這個城市的居民服務。當他漸漸老去時,他開始真正懂得了老鞋匠那句囑咐的含義:要創新,而且不能有貪念,否則必會為社會所淘汰。
再過了幾年,鞋匠的確老了,這時又有幾個年青人來學這門手藝,當他們學藝將成時,鞋匠也同樣向他們囑咐了那句話:“千萬記住,補鞋底隻能用四顆釘子。”
今天的心靈感悟:
做人不要太圓滑,一旦養成圓滑的習慣,別人就會對你敬而遠之。隻有腳踏實地做人,方可取得成功。
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很多年以前,有一個很有名的年輕藝術家,他決定要創造出一幅真正偉大的畫像,一幅充滿著神的喜悅,發出永恒的和平之光的畫像。因此他就出發去尋找這個人。
藝術家逛過一村又一村,遊過一山又一山,尋找他的目標。最後他碰到一個牧羊人。牧羊人帶著一雙發亮的眼睛,麵孔和表情都帶著天國的韻味,隻要看一眼就足夠使人相信神存在於這個年輕人身上。藝術家畫了這個年輕的牧羊人的畫像,這張畫像被印成好幾百份,旗開得勝發售。那位牧羊人也因此而得到不菲的報酬。
過了好多年,那個藝術家決定再畫另一張畫像。生活的經驗告訴他,生活並非都是美好的,撒旦也同樣存在人群裏麵。他已經畫了一張神的畫像,現在想要畫一張罪惡的化身。
他開始尋找一個不像是人而像是撒旦的人。他到賭窟、酒吧和瘋人院去尋找,這個人必須充滿著地獄之火,他的臉必須表現出所有的罪惡、醜陋和殘酷。經過漫長的尋找,藝術家終於在監獄裏碰到一個犯人,這個人犯了七次殺人罪,被判絞刑,幾天之內就要執行。在他的眼睛裏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地獄的形象。他的眼睛射出恨,他的臉是世上最醜的。因此藝術家就開始畫他。
當藝術家完成了這張畫像時,卻聽到有人在暗中哭泣,他轉過頭來看到那個被鏈條拴住的犯人在哭。藝術家覺得很迷惑,他問道:“我的朋友,你為什麼在哭?是不是這些圖畫擾亂了你?”
那個犯人說:“我一直想瞞著你,但是今天我已經忍不住了,你那兩張畫像所畫的都是我。我就是幾年前你在山裏碰到的那個牧羊人。我哭泣是為了我這幾年來的墮落。我從天堂掉到地獄,從神降到撒旦。”
畫家大吃一驚,問:“怎麼會是這個樣子?”
犯人說:“我得了那筆錢之後,就去花天酒地,把錢花光後,為了滿足抑製不住欲望,就去偷、去搶、去騙……最後鋃鐺入獄。”
今天的心靈感悟:
人要有看淡成功、戰勝失敗的精神防線,成功了要知道,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成功者,失敗與之並存。失敗了不要一蹶不振,隻要奮鬥了,拚搏了,就可以無愧地對自己說:天空不留下我的足跡,但我已經飛過。這樣就會贏得一個廣闊的心靈空間,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寵辱不驚,把握自我,超越自己。
貪婪者必自焚
很久以前,有兄弟二人在外發了大財,身背許多金銀珠寶返鄉。途中遇到一群盜寇追殺。他們被一條河流攔住去路,不得已隻好涉水渡河。
老大對老二說:“水流太急,遊到水中,若是覺得力不從心,就丟掉一點背上的金銀珠寶,繼續向對岸遊;若再感到體力不支,就繼續再丟,保住自己的性格是最重要的!”
老大點頭,連稱“高見”。此時,盜寇跟蹤而至,老大老二急忙縱身入水,向對岸泅渡,沒多久,老大就覺得頗為吃力,於是扔掉一半背上的金銀珠寶。到了水中央,老大仍感體力難支,又把另一半也扔掉了!
老大筋疲力盡地上了岸,回頭一看,老二還在離岸很遠的水中掙紮,眼看就要沉下去了!此時,老大大喊:快扔掉金銀珠寶!老二聽到喊叫,也想解開背著的包袱,扔掉金銀珠寶,可是,他已經沒有解開包袱的力氣。最終落了個葬身水底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