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1 / 3)

演講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對眾人所作的一種帶有鼓動性、說服性、抒情性和表演性的講話。但是,不能因為它比較正式,演講人就一定要端起架子,板起麵孔,做枯燥無味的陳述。所以,造成幽默輕鬆的氣氛是使演講易於為人接受的一種高明的方法。

1.一份資本一分贏

典型事例

裏根說過:“在生活中,幽默的話語能促進人體健康;在政治上,幽默有利於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得分。”他就任美國總統後第一次訪問加拿大期間,他發表演說時不時被舉行反美示威的人群所打斷,當時的加拿大總理皮埃爾 特魯多感到很難堪,緊皺雙眉,而他卻滿臉笑容地對特魯多說:“這種事情在美國經常發生。我想這些人一定是特地從美國來到貴國的。他們想使我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這幽默的話把特魯多說得眉開眼笑。

裏根決定恢複生產新式的B-1轟炸機時,引起了許多美國人的反對。裏根對一幫反對他的這一決定的人說:“我怎麼不知道B-1是一種飛機呢?我隻知道B-l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維生素。我想,我們的武裝部隊同樣也需要這種不可缺少的東西。”他的這些話既幽默又堅定,反對的人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理論闡釋

古人曰:“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口才作為一門藝術,使天下無數學者、誌士沉醉於其中。在西方社會,演說更是成為各國社會名人表達自己的一個重要手段,湧現了無數個著名的演說家,他們大都具有飽含生機的幽默的思維,傑出的幽默口才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佳話。

2.一門幽默語言藝術

典型事例

學生:“我看你有危機感,看起來冷冷的,這是為什麼?”

白岩鬆:“我喜歡把每一天當作地球的末日來過。”

學生:“你什麼時候才會笑?”

白岩鬆:“會不會笑不重要,重要的是懂幽默。”

學生:“如果有一天你的缺點多於優點,怎麼辦?”

白岩鬆:“沒有缺點也沒有優點的主持人,連評論的機會都沒有,有缺點我覺得幸福,它可能是優點的一部分。”

學生:“我是學曆史的,能當新聞節目的主持人嗎?”

白岩鬆:“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曆史。”

理論闡釋

幽默口才讓白岩鬆從容回答學生的尖銳問題。他告訴人們要“把每一天都當作世界末日來過”,隻有細細咀嚼才能品出其中之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為自己的缺點而幸福是一種自信。運用幽默的方式把缺點看成是優點的一部分,不僅不會自卑,還會鼓舞別人。在現代社會,幽默口才雖然不至於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卻能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敗。就像那句話所說,“世界上到處是有才華的窮人”,同樣,這個世界上也到處是有能力卻鬱鬱不得誌的人,為什麼?因為他們口才欠佳,之所以失敗,不是敗在能力,而是敗在口才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門幽默的語言藝術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3.一句幽默勝過千言

典型事例

兩度競選總統均敗在艾森豪威爾手下的史蒂文森從未失去過他幽默的一麵。在他第一次榮獲提名競選總統時,他向記者承認自己的確受寵若驚,並打趣說:“我想得意洋洋不會傷害任何人,也就是說,隻要人不吸入這空氣的話。”

在他競選第一次敗給艾森豪威爾的那天早晨,他以充滿幽默的口吻,在門口歡迎記者進來:“進來吧,來給烤麵包驗驗屍。”幾年後的一天,史蒂文森應邀在一次餐會上演講。他在路上因為閱兵行列的經過而耽擱了一會兒,到達會場時已遲到了。他歉意地解釋說:“軍隊英雄老是擋我的路。”

理論闡釋

史蒂文森用他的詼諧含蓄的語言贏得了人們對他的尊重,他雖然失敗了,但在人們心中他儼然是個贏者。社會交際中說話不僅要委婉含蓄,還要言簡意賅。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必要滔滔不絕、長篇大論。在社會交往中,富於社交能力的人,就要有駕馭語言的功力,就要會自如地運用多種語言表達方式,不斷探求各種各樣的語言風格。有時要直言不諱,有時還非得含蓄委婉、簡潔精練些不可,才能使其效果更佳。含蓄簡潔的幽默話語使人感覺春風拂麵,讓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含義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4.巧設懸念活躍氣氛

典型事例

1956年,當時的印尼總統蘇加諾到清華大學操場演講,在台下聽講的除了清華的學生以外,還有北大的學生。蘇加諾是世界名人,步入清華時,學生隊伍的秩序一度有些激動性的騷亂。

有經驗的蘇加諾總統當然看出來了。他在演講一開頭就說了兩句題外話:“我請諸君向前移動幾步,我願更靠近你們。”話-說完。學生隊伍活躍了,很快往前移動幾步。接著蘇加諾又說:“我請諸君笑一笑,因為我們麵臨著一個光輝的未來。”學生們輕鬆地笑了起來,氣氛變得十分和諧。在以後的演講中蘇加諾總統不斷被熱烈的掌聲打斷。

理論闡釋

蘇加諾總統所用的這種方法正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幽默地提出了兩個令學生們頗感興趣的話題——“靠近一點”、“笑上一笑”,用縮短空間距離來縮短心理距離,打破了情感交流的障礙,更鋪墊出了妙趣橫生的氛圍。真正的演講高手從來不忽略幽默的力量,總是以笑聲來調節台下聽眾的情緒,激發他們回味無窮的遐思。

5.一句精妙的開場白

典型事例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裏卻高舉著一張100美元的鈔票。

麵對會議室裏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100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10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

“現在誰還要呢?”他問,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這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10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淩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肮髒或潔淨,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演講家的話贏得了場下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在接下來的闡述中,演講家趁著聽眾注意力集中,妙語連珠,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

理論闡釋

高爾基說:“開頭第一句是最困難的。好像音樂裏的定調,往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找到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句精妙的開場白,抵得上後文中上萬句的字字珠璣。演講的開場很重要,它幾乎可以決定一次演講的精彩程度。就演說者來說,如果他一開始講話就很嚴肅很高深,那麼接下去的演講就很難活躍起來。

6.超越常規,妙語引趣

典型事例

名作家吉卜林在向英國一個政治團體發表演說時使用了下麵的幽默,引起全場捧腹大笑:

“主席,各位女士先生們,我年輕時,曾在印度當記者,專門替一家報社報道犯罪新聞。這是很有趣的一項工作,因為它使我認識了一些騙子、拐騙公款者、謀殺犯以及一些極有進取精神的正人君子。有時候,我在報道了他們被審的經過後,會去監獄看看這些正在服刑的老朋友們。我記得有一個人,因為謀殺而被判無期徒刑。他是位聰明、說話溫和有條理的家夥,他把他自稱為他的‘生活的教訓’告訴我。他說:‘以我本人作例子,一個人一旦做了不誠實的事,就難以自拔,一件接一件不誠實的事一直做下去。直到最後,他會發現,他必須把某人除掉,才能使自己恢複正直。’哈,目前的內閣正是這種情況。”

理論闡釋

吉卜林沒有平板地陳述記憶中的舊聞舊事,而是幽默地圍繞準備進入的政治話題渲染了一些近乎怪誕的趣事,從而建立起自己和聽眾的溝通點。在演講中插入風趣、幽默的談笑,通過講述自身經驗中那些人人有同感的矛盾之處作為“楔子”。總之,利用他人和自身的一些幽默故事,妙語連珠,能使自己的演講格外精彩。

7.幽默使演講深入人心

典型事例

事例一:杜懷特在一次宴會上作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演講。他依次談到圍坐在餐桌邊的每個人。說起初開課時,他是如何講話的,現在進步了多少。他一一回憶每個同學做過的講演,模仿其中一些同學,誇大他們的特點,逗得個個開懷大笑,皆大歡喜。

杜懷特的幽默親切自然,拉近了和老同學的友誼,幽默使其更好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抒發了感情。

事例二:阿伯拉罕 林肯在競選總統時發表了這樣的演說:

“有人打電話問我有多少銀子,我告訴他們我是一個窮棒子。我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兒子,他們都是無價之寶。我租了一間房子,房子裏有一張桌子和三把椅子,牆角有一個櫃子,櫃子裏的書值得我讀一輩子。我的臉又瘦又長,且長滿胡子,我不會發福而挺著大肚子。我沒有可以庇蔭的傘子,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們。”

理論闡釋

演講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對眾人所作的一種帶有鼓動性、說服性、抒情性和表演性的講話,但是,不能因為它比較正式,演講人就一定要端起架子,板起麵孔,作枯燥無味的陳述。所以,製造幽默輕鬆的氣氛是使演講易於為人接受的一種高明的方法。許多優秀的演講者都善於以幽默風趣的語言緊緊抓住聽眾的注意力使聽眾在會心的笑聲中與他產生共鳴,從而比較容易接受並牢牢記住他的觀點。

8.以幽默贏得觀眾心

典型事例

著名的作家和大師王蒙先生,像他的許多著名作品一樣詼諧、機智與幽默,辛辣、豁達與樂觀。一次,王蒙先生應邀到上海某大學演講,學生們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所以他便以幽默的方式開了話頭,他說:“由於我這幾天身體不太好,感冒咳嗽,不大能說話,還請大家諒解。不過,我想這也不一定是壞事,這是在時刻提醒我——多做事少說話……”他的這句幽默開場白立刻把台下同學的情緒調動起來了。

王蒙的整個演講過程,幽默不斷,掌聲不斷。在提到讀者與作者的關係及如何更好地把握一部作品時,本來是個評論性的嚴肅話題,但他很幽默地說:“……我希望大家在評論一部作品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反複地多讀幾遍,讀透、讀懂。千萬不要像有些人那樣,看到我走路先邁左腳,就說‘王蒙犯了左傾主義’;看到我先邁右腳,又說‘王蒙又犯了右傾主義’;如果我因為感冒咳嗽用手絹擦了擦流出的鼻涕、眼淚,他就喊王蒙現在又沮喪、頹廢啦……”

這辛辣、形象的話語,充滿了幽默感。在座的學生完全被他的演講所吸引,同學們的熱情可以說達到了高潮,在他演講完之後,有些同學對他似乎還是戀戀不舍。

理論闡釋

說理性演講是一種以談形勢、作傳達的政治報告和學術報告為內容的演講。這類演講著重通過說理來折服人。正如王蒙的這個演說,他將硬道理變得通俗,幽默,使聽眾在笑聲中有所啟發。要想讓此類的演講成功,就要使說理過程要求生動、形象,適當增加幽默的分量。

9.簡短話語深入人心

典型事例

事例一:1948年,著名演員珍惠曼因在《心聲淚影》中成功扮演了一個聾啞人而獲奧斯卡大獎。她獲獎時的致詞隻有一句話:“我因一句話沒說而得獎,我想我該再一次閉嘴。”

事例二:全天的高層會議中,尼爾,拜倫是第18個演講者,也足最後一個演講者。他知道聽眾們已經厭煩了,於是他把自己長達五頁的演講濃縮為下麵的幾句話,也是他在這次演講中唯一的幾句話:

“感謝大家為我們的閉幕大會留下來,我當然希望保留到最後的是最好的。我的演講主題是‘如何在銷售工作中保持持久的激情和耐力’。關於這個主題我不打算多說廢話,因為大家隻需要轉過身去,與自己桌子對麵的人交談感受和意見就可以了,相信在座的切身感受會比我講的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