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嵐的及笄之日終於到了,這一天清晨,還在掌家的三夫人早早地就替玉嵐準備了席麵,宴請了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老及京中與鎮國候府交好的世家,明心郡主自是一早就過來了,她是前來觀禮的,隨之而來的還有榮國公府的嫡女葉傾城與安國候府的嫡女安倩雅,她們兩人自從在德王府的賞菊宴上見識到了玉嵐的才藝後,心中自是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幾人之間自從那次的宴會後俱都開始有了來往。
及笄禮還沒有開始前,鎮國候府的主人鎮國候爺與李氏一早就立於東麵台階位等候眾賓客,有司捧著托盤站在西麵台階下,已經到場的客人就立於場地外等候,關於玉嵐的及笄禮,李氏本不想大辦的,但鎮國候爺卻極為重視她的及笄禮,再三交代三夫人一定要辦好這次的及笄禮,不能出絲毫的差錯,李氏迫於無奈,隻得從旁協助三夫人操辦玉嵐的及笄禮,內心卻暗恨得要命。
鎮國候爺瞧了瞧場外的客人,覺得該到場的差不多都到場了,便宴請眾人進入大廳就座,眾人待主人鎮國候爺與李氏都落座後,這才按次序落座,由於今天所請的大部分都是主賓客,所以便沒有那麼的講究主賓客與觀禮人員,候爺待眾人都落座後,便站了起來,開始了簡單的致辭:“今天,本候的二女兒簫玉嵐行成人笄禮,感謝各位賓朋佳客的光臨!下麵,小女簫玉嵐的成人笄禮正式開始!”隨之,又對著有司點了點頭,隻見有司就開始啟聲道:“鎮國候府的二小姐簫玉嵐行笄禮。”於是,笙樂響了起來,散發垂肩的玉嵐在讚者禮部夫人趙氏的引導下緩步走入鎮國候府的東房,等候在其間的三夫人為她把散落下來的發絲梳成總髻,梳成之後兩人就靜待在廂房等候,三夫人的丫鬟茹兒得到三夫人的指示後,立即跑了出去向候爺稟告道:“奴婢見過候爺,二小姐的頭發梳好了。”
鎮國候爺揮了揮手讓茹兒退下了,這才對著眾賓客道:“請小女簫玉嵐入場拜見各位賓朋!”玉嵐在三夫人的引領下走至大廳正中,剛才還一直都在響著的樂聲這時候稍微停歇了下來,鎮國候府請來的主持宗婦唱起了祝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綿鴻,以介景福。”
有司奉上羅帕和發笄,主持宗婦為玉嵐加了一枚普通的釵冠,施以首飾,然後起身離開了,玉嵐起身後,賓客紛紛向玉嵐作揖祝賀,明心郡主等三人皆真誠地對著玉嵐道:“嵐兒,祝賀你今天的及笄。”玉嵐回笑道:“謝謝。”幾人相視一笑。
玉嵐再入東房更換與頭上發釵相配套的曲裾深衣,出房後,向來賓展示,然後麵向鎮國候爺與李氏,行起了正規拜禮,口中恭敬地念叨著對他們的祝詞:“感念父親與母親對孩兒的養育之恩,孩兒今天終於長大成人了,但父母之恩絕不敢忘。”兩人皆含笑地望著她,李氏盡管內心暗恨得要命,但麵上還是不得不努力維持著微笑。有司這時候又奉上了發釵,宗婦接過後,走到玉嵐的麵前,高聲吟頌起了祝辭:“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隨之,宗婦為玉嵐去了發笄後跪下,為玉嵐簪上另一枚比原來那枚稍微貴重些的發釵,然後起身複位。賓客再次向玉嵐作揖恭賀,玉嵐都一一笑著回應,這次回到東房後,著的是深衣出來向來賓展示,此時的她麵向宗婦行起了正規的拜禮,口中尊敬地對宗婦道:“感謝前輩一直以來對晚輩的愛護,前輩的大德,晚輩沒齒難忘。”宗婦神色肅穆地與她作了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