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接受任務(1 / 2)

老萬在兒子家的事情不算多也不算少,主要是三件:一、早晚送接孫子,中午孫子住校。幼兒園離家不太遠可以步行。二、早起買菜,每天要買中午自個的和晚上全家的菜。三、幫忙媳婦搶車位,這倒是個新工種,新鮮事。

先說搶車位。兒子的公司離小區不近,無論坐地鐵還是坐公交,都得轉車,所以上下班必須開車。孫子上學了,媳婦也上班。她現在又不在兒子一個公司,而調到相距很遠的另一個公司上班,是什麼子公司,說是下派。公司給他臨時配輛車。家裏那輛車原先在地下車庫買了個車位,每月四百元,停車不發愁。可小菊的這輛車停車就作難了。近年來,小車入戶發展迅猛。建小區時可能認為地下車庫已能滿足業主需求,卻沒料到小車增速成遞增趨勢。眼見車位供不應求,又建了一批露天車位,月價二百五十元。不出兩年,車位又告罄。隻好沿路邊又劃定一批活動車位,月價一百五十元。這流動車位是不固定的,車子回來哪有位就停哪。隨著車子的增加,流動車位也不夠用了,可還在賣票,這樣買位的人比實有車位要多,就出現搶車位的現狀。如果車子回來晚了就沒有車位了,隻好停在小區外麵的街道邊。等第二天早晨去開車時,車上將會被貼上罰款的單子,根據位置的不同,罰款數量不等,三十、五十、一百不一。這就被逼掀起了一場車位的搶占戰,戰術就是遊擊戰。為了搶占車位,有的人下午就提前回家站住車位。回來晚的就開著車兜圈,發現空位馬上占上。如果實在找不到車位,就兜一圈又一圈,直到警察下班,才敢停到外麵街道邊,第二天早晨老早起來把車子開走,以防警察貼單。人們都叫苦不迭,可也沒辦法。為了占住車位,有的幹脆用人提前占位,一般都是用小孩或老人。下午不到五點,就開始在沿路溜達,發現空位立馬占住,有的幹脆搬個凳子坐著,等候自家的車回來。

老萬就是接受這個搶車位的任務。小菊的車配的晚,隻能買流動車位,此後流動車位也不賣了。老萬每天下午接回孫子,大約五點左右就去搶車位。頭兩次,他占住了車位,可車還沒回來,別人的車來了要停,老萬不讓。人家說誰的車先到誰停,老萬想也是的,總得有個先來後到吧,人家的車先到就得讓人家停。兩天占的位都讓給人家了,弄得小菊的車回來沒處停,隻好停在街道邊,早晨她又起不了早,兩天都貼了罰單。媳婦說:“爹,像你這樣永遠占不到車位,人善可以,但不能太善,太善就是軟弱,軟弱被人欺,你善人家不善,就會永遠吃虧。我們是買了車位票的,不是強占,也不是無理取鬧,所以占到位就別讓。”,自此,他再也不讓了,無論人家怎麼說,死活都不讓。就這樣媳婦的車位有了保障。不過,老萬又想:那些沒買到流動車位的車天天怎麼在搞?還有以後再買的車怎麼辦?樓房越建越高,地下和地麵的空間總是有數,,將來停車怎麼辦?我想隻有兩個辦法,一、發展空中車庫,像種袋料香菇一樣,一層一層地順次排列著,或者吊起來。二、發明折疊車,減少占用空間。不知有人在研究沒有。想著想著,自己也笑起來了。我這不是地質隊上山---操曠(礦)心?不,不是操曠心,此事不解決,搶車位何日是個頭兒?恐怕不隻這一個小區,也不隻這一個城市吧!

再說買菜。這活看似不重,實則累人和犯愁。累是因為路遠,愁是因為不知買什麼好。早晨過早以後,老萬就送孫子上學,從學校轉來就按兒子指的方向拐向菜市場,約莫二十分鍾走到。那菜場真大,南頭看不到北頭,東邊看不到西邊。各種菜都是分類擺放,一排一排的,一段一段的。分新鮮蔬菜類、瓜果類、肉食類、禽蛋類、水產類、海鮮類、鹹菜類、幹臘類、作料類、糧油等類。每類裏麵又分若幹小區,分門別類,貨物齊全,琳琅滿目,要啥有啥,要生有生,要熟有熟。這可是他平生第一次見到的這麼大的菜市場,老家鎮上的菜場還沒有這一個角兒大,可得好好飽飽眼福。

轉去轉來,不知買什麼菜好。他想起了那天吃的海鮮,就朝海鮮區走去,一看,似乎又到了一個景區,五顏六色、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海貝、海蚌,還有枝椏八叉、紅撲赤赤、軟不曲溜的叫不出名堂的什麼魚。問一下,回答:“要魚。”“我不要,隻問一下叫什麼魚?”“要魚”還是這樣回答,煩人,你一問,他就說你“要魚?”別問了。心想,別說牌價那麼高,就憑這腥味我都不會要。再看蔬菜,品種更多,不下百十種,一年四季的各種菜都有,簡直是春夏秋冬四季不分,這就是城市,大城市!選來選去,最後買了三樣,都是最實惠最便宜的:在鮮肉區買了豬後座肉;淡水魚區買了條五斤重的大白鰱;蔬菜區買了一把小白菜。趕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