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後,滿載飽含著家鄉親人們的深情厚誼的芝麻、綠豆、東北大米、玉米粉、大棗、核桃、紅薯粉、豌豆粉等等農副產品的轎車又出發了,這回是直達了。老鄧特意叫老管坐在他的副駕上,兩人聊起了心裏話。老鄧說:“該給賢侄們買輛車了,你發覺沒有?你已經落伍了。再不買就要成笑話和特大新聞了。你就不怕別人說你是做作,是裝窮?你應該知道古人說的‘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的含義吧。你不要以為你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廉潔奉公、公而忘私、公正無私、瀝膽披肝,就會得到千人擁護,萬人敬仰。不要以為你是一貫正確,你所說的話,所作的決定,人人都心悅誠服。凡人做事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總有疏漏和缺點。‘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況且我們都是常在海邊走,難道就碰不到一次漲潮嗎?要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是無縫鋼板一塊,不可能像荷花那樣出汙泥而不染,荷花是因含苞出汙,不然,它也不可能一塵不染,你細看荷花,也並非純白無汙。如果有人想算計你,總會有把柄攢在手心,哪怕是弄假成真。甚至會利用輿論的力量,不管輿論的正確如否,它都有可能形成浪潮,會以排山倒海之勢向你撲來,到時你就百口難辯。即使你再冤枉,知底的、同情的、抱打不平的也都愛莫能助。還記得《海瑞罷官》的風潮嗎?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受屈的人鳴冤叫屈,,其結果呢?也隻能是惹火燒身。我說這不是批評你有什麼不對,也不是慫恿你去犯錯,去違紀違規,去違法犯罪。而是要反思從前,警示以後。說了半天,再繞回來說,按你這個家庭,你不買車,也不買房,人們難以相信,相反可能會起疑義,招來不該有的麻煩。所以說這人啦,思想要與時俱進,生活也要與時俱進。”“兄弟所言極是,你如此城府,見多識廣,品味細膩,點擊人生,實在令人佩服,吾當悟之。說起買車,本想是給他以磨練,讓他體驗‘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情味,真還沒想那麼多。經你這一說,倒該考慮了。至於買房,我原來的觀念是房子夠住就行,不在豪華,隻在平安。王振生房子倒好,買的別墅,剛剛裝修好,還沒搬進去,一天也沒住,就被查封了,人也入獄了,幸福嗎?當然,人往高處走,生活向上看,也是一個規律,無可厚非。但人各有誌。不過,等有條件的時候,再買套新房也不為過。”“如果確實有困難,我給你助點?”“可使不得,你是企業家,大老板,你的錢我可不敢拿,不然,到時候可是屈死鬼跳黃河---想洗都洗不清。”“你說的我們是親戚呀,再說我是借而不是給。”“謝謝,心意領了,其實,也準備得差不多了,買個中等八樣的還可以,萬一不夠,還能車貸呀。”管明義說,“看來知我者莫過於你也,疼我者喂兄弟也。你知冷知熱苦口婆心地警示於我,自己也得當心。你我都是在霧霾中闖來闖去,小心哪日遇著大霾粒迷惑住眼睛,誤入歧途。你雖犯不了貪腐罪,但有可能犯行賄罪。非分之想,切莫有之,僥幸心理,萬勿存之,把好舵盤,穩操勝券,以免翻船,平安才是福。”“好吧,下次回老家,我可不再派車囉?”老鄧又侃起來,“還有句話想說一下,也許是看戲的暴打‘黃世仁’---不該管的事。與人共事要謹慎,既要胸懷坦蕩,又要謹防於人,因為人認識事物總難免帶有局限性和偏見性,由於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差異,觀察事物的角度、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有別,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會不同。因此,就會因意見的不同而形成誤解或分岐,甚至會因公而結私怨,久而久之,矛盾就產生了。可自己還一直覺得自己坦坦蕩蕩、無愧於人,不知矛盾從何而起。這就是一個領導班子開始是精誠團結,齊心合力,而慢慢地走向分裂直至結黨拉派,相互勾心鬥角、明爭暗鬥,攻訐撕咬,甚至相互‘殘殺’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在你麵前說這,似乎也是班門弄斧了。”“這些做人做官的道理你悟得好透啊!”老管十分佩服地說。“旁觀者清嚒。哎,差點忘了。”老鄧又說,“我看你老家那個村的自然環境和地理地貌都不錯,隻可惜沒有開發出來。一片片的山長的盡是不值錢的灌木和荊棘,少量的成材木,甚至還有一塊一塊的田地荒蕪著。你退休後也可以回去投資搞一搞,徹底改變一下麵貌。”“天啦,我可是望塵莫及呀,是有心無力,我頂多隻能學習寶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退休回去種樹。”兩人推心置腹,無話不談。
那輛車上,小傑依偎著爺爺坐。小傑對爺爺說:“小寶叔叔說,你有好多老寨英雄的故事,回去後,你得天天給我講。”“好,爺爺天天講,一直講到老,等到講不動了,再由小傑講給爺爺聽。”“那你現在就給我講。”“行,現在就講。”萬關財一邊拍著小傑,一邊慢慢講著,“很早以前啦,倭寇,就是RB強盜,經常侵犯我國沿海各省,殘殺台灣同胞,犯我東北邊境。有一次,一支倭寇部隊擊沉我海防船隻後又登陸進入內地,來---到----老------寨------”老萬越說越慢,字間越隔越長,漸漸地小傑睡著了,給他披上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