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邵家和董家的隊伍都達到藏寶地點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董英奇和邵卿銘各自帶的隊伍在相差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在預定的地點集合了。
地圖所指的地點是一處偏僻的山腰處,那裏樹木生長的茂密旺盛,鮮少有人跡到達那裏。董英奇比邵卿銘先半個小時到達,已經預先將臨時據點搭好,他們要在這裏呆上一段時間,當然要做好準備。
董英奇和邵卿銘集合後,將藏寶圖拿出來研究上麵的字句。地圖背麵寫了一首詩:
取自天地寶,老二知藏地,要想得此物,方石扣家門,圓洞現古玉。
自從拿到藏寶圖之後,董英奇和邵卿銘一直都在研究這首詩的意思,隻是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參透其中奧妙。現在他們在燈光下再看這首詩,還是沒有看出什麼端倪,不知道老祖宗寫這首詩在這裏是為什麼?
他們安營紮寨之後已經將人員都派出去搜查附近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更指明如果找到山洞、大方石之類的東西一定第一時間回報。
他們帶來的人員已經出去搜山了,而董英奇和邵卿銘還在挑燈研究這張藏寶圖上的秘密。
“卿銘你覺得這首詩會是什麼意思呢?你說這句‘老二知藏地’是什麼意思,誰是老二?”董英奇指著詩的第二句問。
“我猜想它說的老二會不會是指邵家和董家的老人?不過好像不太可能,他怎麼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成為親家?我想這個老二應該不是指人,沒準是指物呢。”邵卿銘看著這句詩也是頭疼,詩裏說的老二似乎是一個關鍵,如果搞不明白很可能就找不到傳下來的寶藏。
“那有沒有可能這些字其實是被打亂了的密碼呢?”
“嗯,有可能。你看二十五個字,它排列成的形狀就像是九宮格,隻不過比九宮格要簡單。不如我們將這些文字抄下來,然後用九宮格的方法來試試。”
邵卿銘從董英奇的話中突然找到的靈感,於是說做就做,他馬上找來紙筆,將五句詩文抄寫了下來,然後根據自己的推測,對著這25個字進行重新排列。
最終通過好幾遍的嚐試,終於找到了有意義的語句:取二家玉,圓石藏寶,得!這幾個字是邵卿銘推敲了好幾遍才定下來的。其餘的搭配根本就沒辦法湊成一句話,隻有這兩句看起來是正常一點的。
“是這樣嗎?”董英奇看著邵卿銘寫下來的兩句話,還是有點疑惑的看著他,似乎不是很相信這個詩是這樣解的。
“我想應該沒錯,你看‘取二家玉’這句,上麵標明了必需是兩家人的玉才可以,也就說明了必需是邵家和董家的兩家人方可得到寶貝,我想這不會錯。”邵卿銘對自己的推斷還是挺自信的,他看到這句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找對方向了。更何況自己家和董家的確有各有一塊相傳已久的玉。
“那‘圓石藏寶’這句又怎麼解讀呢?難道要我們滿山遍野的找一塊圓石嗎?”董英奇覺得雖然前麵一句沒有問題,但是後麵那一句還是沒有頭緒。
“你不要忘了,這首詩已經告訴我們‘方石扣家門,圓洞現古玉’,我想那個意思應該就是指引我們找到具體地點的詩句。我們現在要找一個山洞,然後山洞周圍肯定有一塊方形的石頭。我相信它說的圓石一定就在這個山洞裏頭。”
“希望如你所說的吧,不然我們還得再花時間去研究這首詩。”董英奇隻能暫且相信邵卿銘這個說法,現在除了相信也沒什麼可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