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淒慘落魄(2 / 3)

如果自己不采取措施,自己也會如大石頭一般,所有的骨骼在承受不了反震力而寸寸碎裂,摔成一堆肉泥。

現在手中不是有一棵樹麼,假如樹是石頭,而自己是石頭上的那株小草。

突然白楊的心中再次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距離地表隻有二十米了……

人的身體不可能有草那樣好的柔韌性,當然更不可能保持那麼高震動的頻率。

更何況樹和巨石也不同,樹杆的承受時間更短,也許一著地就什麼都沒了,必須在樹杆未碎之前先鬆手,隻有這樣衝擊力才不會轉嫁到自己身上。不行,也許那期間的時間太短,根本來不及反應,必須先主動將力作用到樹杆上,在那萬分之一秒間遠遠的躍開,就連白楊也覺得這並無可能。

但是不管有多少成功率,都要試下,總比等死要好。

距離地麵隻有八米了。

白楊將三米高的小樹朝著地麵,鬥氣很快覆蓋了整個小樹,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很快那種身體之外的延伸的感覺又出現了,白楊清楚的可以感覺到小樹內在的所有紋理構造,就如同自己的肉體一般。

小樹一接觸地麵,強大的衝擊力很快傳了上來,三米長的小樹在一瞬間內,前半部分全碎成了齏粉。如果不是白楊先考慮到樹杆承受的時間也許極其短速,率先將鬥氣作用到樹幹上,也許根本來不及反應,那下一秒化為齏粉的也許就是白楊的骨骼。

正方兩種巨力在樹杆掙紮了極其短的時間。“啵!”一聲輕微的響聲,沒等到樹杆碎成齏粉便暴了開來。

白楊向下的“力”在強大的反震力下顯得幾乎可以或略不計,但白楊正是憑著這微弱的力量,在反震力未傳到自己的身體前,遠遠掠了出去。

饒是如此,雖然白楊隻承受了一絲反震力,但強大的反震力還是將白楊震出去四十多米,白楊在空中翻了二十多個跟頭才漸漸化解了開來,即使這樣由於是屁股先落地,白楊幾乎感覺屁股摔成了八瓣,直到很久才恢複了知覺。

如果不是白楊臨機突發奇想,如果不是有那棵救了白楊兩次的小樹,如果不是運氣夠好,如果……

也許白楊早已經成為了一灘肉泥。

隻是苦了那棵救了白楊兩次的小樹,現在已經連渣都不剩了,這的確令人遺憾。

不管怎樣,白楊總算安全的活了下來,並且一點事也沒有,至少現在是的,當然屁股痛不算。

懸崖下並不是什麼山穀,更不是什麼人獸罕至的絕境。對於整座大山來說,白楊現在所處的位置仍然是大山的一部分,不過是從山頂跌到了山腰而已。

這次一連環的事件發生,白楊的收獲其實也不小。看得見的是實力的突破,看不見的除了有對周圍環境的利用,還有麵對突發危險的機智應對方麵,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主要的是讓他明白了不管麵對任何危險都不要放棄希望。

小作休息後,白楊找了個高地,仔細觀察了下四周的地勢。

雖然已經脫離了先人們曾經走過的路,但整體的方向並沒有錯,由於走了捷徑,相信並不需要多久就可以到達伯納了。

由於過分緊張,白楊渾然不感覺饑餓,現在一安頓下來才記起了自己已經一天一夜滴水未進了,這一想起來吧,那種前心貼肚皮巨餓的感覺立馬就上來了。白楊捂著肚子,一種身體本能的虛弱感占據了白楊的主感神經。

伸手向背後的包袱探去,手接觸到的地方居然是空的,白楊連忙扭頭向肩膀看去,果然是空的,包袱已經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丟了。

在山崖下找了一圈後並沒有發現,這一夜連帶半天的逃亡太緊張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丟的。

白楊並不是惺惺作態的人,並未過分難受,能撿回一條命就已經很不錯了。雖然包袱裏有盤纏和換洗的衣服,但對於目前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幹糧。白楊看著四周,四處尋找能吃的東西。

這是一片鬆林,地上積累了長年累月落下的枯枝鬆針,踩在上麵“吱吱”的響,有一種一清潔的齷齪感。一棵棵鬆樹像標槍一樣的立著,由於鬆樹的枝丫在樹的上半部分,鬆樹的下半部分又直又幹淨。這讓白楊的視線能夠看的很遠,但這更讓他沮喪。因為方圓五百米根本就沒有一絲雜色,更沒有什麼可以吃的東西。

這場景精彩極了:在斜空俯視,一片鬆樹林中,本來就杵著無數淒涼的鬆樹,現在其中一棵鬆樹下站著一個人頭發蓬亂,灰頭土臉,衣服破爛,還捂著肚子,這是多麼的衰,多麼的淒涼。

最精彩的是這個人的表情,說不出是痛恨、無奈、委屈還是期待,總之他就這麼站在那裏,傻傻的,叫天不應,叫地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