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與陳弈在聽到異常音後,彼此交換了一個眼色。
而他們之間的全部交流也隻有這一個眼色而已。
這其中固然有各自在小隊正常隊形中位置的原因——比如羅傑這突擊前衛跟陳弈那炮擊支援之間最起碼還得隔一台擊震——最重要的是眼下並沒有前線華韓聯合軍通知他們部隊有關BETA的動向,以他倆現在連少尉都沒實授的軍銜階級,壓根就沒有振臂高呼的資格。
話又說回來,每次臨戰精神崩潰的新兵又不是沒出現過,一般進了駕駛艙才發狂的,立刻就會被上級直接遙控注射鎮靜劑了事。但如果在登上戰術機之前便開始手舞足蹈那種,鎮靜劑就不用想了,直接挨小隊長以及同僚的軍靴就好。
在大家都遵守二級戰備流程,在公路邊隨隨便便擠成一團,指望著這批難民潮過去立馬全速上路的時候,你突然蹦出來大喊一聲“BETA來了”,那根本就是嫌命長吧?
好在頂多兩分鍾之後,有關突破防線BETA的最新情報已經傳送了過來,於是已經有過一次出陣經驗的中隊長向全隊迅速下達了登機指令。與此同時,遠處地平線上已經浮起了可疑的煙塵。
擠滿公路的難民潮仿佛沒什麼變化,不過如果用擊震的頭部取景視角順著隊伍倒掃過去的話,會發現同樣是地平線盡頭的方向,機動車的隊伍好像略微粗壯了一些。
“S01呼叫各機,前方1點方向已確定BETA群存在。”
“距離18000,規模為聯隊級(2000-3000)。”
“第一中隊突前,二三中隊自行沿公路展開,列鶴翼複伍陣形。”
很幸運地,羅傑與陳弈隸屬第一中隊。所以這兩位在上麵下達命令之後,不得不一邊避讓著難民,一邊駕機跳躍至指定位置,構築臨時防禦陣型。
在羅傑他們全數12機突前的同時,難民隊伍明顯開始騷動起來。而且還不止如此,本來在前方車隊的後勤補給車輛也要與羅傑他們反向而行,爭取在開戰前退到防線之後,這樣一來搶道便愈發變本加厲起來。
難民們顯然都是韓國人,滿口的思密達的他們到底在喊叫什麼是派遣軍這邊不可能聽懂的,羅傑和陳弈本應除外,但他們此刻已經身處擊震駕駛艙中,不可能有多餘的通訊頻道拿來浪費……
於是在遠方敵人正式現身之前,真正能按預定就位的隻有戰術機部隊以及大部分戰車部隊。派遣軍的火炮部隊壓根還跟難民們攪在一起,幾乎連支架都沒有立好。
而且相當符合BETA習性的是,在羅傑視線內出現的第一批BETA,果然是時速起碼百公裏以上的突擊級。
這種高度與戰術機相差仿佛的BETA大型種向來以速度見長,當然其正麵甲殼的強度與硬度同樣驚人,戰鬥中一時大意便被其衝入防線的例子屢見不鮮。
作為BETA先鋒的這些多足流線型海星經常會因為直線速度過快而與中衛部分的BETA稍微拉開一些距離,所以在通常的戰鬥中,突擊級理論上應該都交給炮兵部隊負責的。但這次由於難民的拖累,派遣軍的火炮部隊根本就來不及展開,這麻煩就鬧得有點大……
當然不是說坦克和戰術機就打不了突擊級,但問題是這些機動部隊本身就不是拿來當定點炮台使用的。作戰中如果剛到敵方前鋒部隊就開始糾纏個沒完沒了的話,BETA本隊一旦隨後衝擊過來,整個人類部隊被直接包餃子也不稀奇。
事實上,四年前在華夏大連地區的九六作戰中,大陸派遣軍僅僅是打場支援戰就被BETA以類似方式突襲得手,足足賠進去兩個大隊。據說神宮司教官就是在那一役……
“切,怎麼好像有點走神?還有剛才突然冒出來的某些詳細資料是怎麼回事?”羅傑的戰術機從表麵上看一切正常,但隻有他自己(或許還有陳弈)知道,剛才有那麼片刻時間,羅傑的擊震動作明顯是僵硬機械的。
“想在這裏就害死我麼,DG?”
“恰恰相反,我隻是在實驗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如何瞞過OS中數據采集模塊來操縱戰術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