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看到你的人,都要死!”
“為什麼這句台詞被你改了一個人稱後,時髦值就掉了這麼多?”
“誰知道~反正我這種1994年的產物是不可能知道1995年的某部同係列作品名言的。”
“隨便你好了。”
在政威大將軍駕機磨練殺BETA技巧,而某位輪回者動用觸手全端聯隊級BETA的時候,他甚至還有空在自己腦海裏跟DG玩這種毫無意義的抬杠。
或許,也未必真的毫無意義。
總之,僅僅相隔一天左右,煌武院悠陽便在羅傑的帶領下,駕駛著擊震再度消滅了聯隊級的BETA群。而兩人現在所在位置相對於京都來說,直線距離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
羅傑並不知道DG與陳弈之間到底還有沒有瞞著他進行什麼新的交易,但從這幾天BETA銜尾追擊的動向來看,DG現在所展示出的誘餌性能明顯比在光州的時候降低了幾個數量級。否則別的不說,單單是他們從京都防線逃脫的當晚,都會引發軍團級規模的BETA攻擊。
既然追過來的少,不消滅還可能給附近兵力空虛的人類定居點造成損失,那自然就要見機行事,“能殺就殺”!每多消滅一隻BETA,京都防線那邊就減一分壓力的道理,不需要多說。
可話又說回來,殺BETA容易,保證毫無漏網之魚相當難。
羅傑唯獨在這一點上沒有對少女將軍撒謊——以他現在和DG合作下的戰場控製能力,單人(機)殲滅聯隊級的三千BETA就已經是上限了,如果再多上幾千甚至幾百隻,就很難說會不會有BETA趁亂逃脫之類情況存在。
假設有這種幸運的敵人將情報帶回BETA上層那邊的話,很可能接下來人類就會麵對兩星期後大幅進化的新品種敵人……飯得一口口吃,人要先能走得穩當了,才能開始學跑。
於是換算一下,三天一個旅團,九天一個師團。大約花一個月時間,羅傑與煌武院悠陽兩人就能給BETA那邊帶去整整一個軍團的消耗。
但問題在於,重慶和鐵原的HIVE之中,還在源源不斷地製造著BETA!
今天殺掉一個聯隊,兩個HIVE各自補充一個大隊,實際戰果也就不過是一個大隊。再重新計算一下,一月時間和島上的BETA好像頂多隻能削弱一個師團的樣子。
所以甚至還沒到一個月時間,僅僅過了一星期左右,就連少女將軍都察覺到了他們這種遊擊戰的事倍功半。尤其是兩人還在盡可能地往京都方向接近,否則將BETA帶到別處就更得不償失了……
然而在覆蓋全國的廣播新聞之中,京都防線的戰況已經明顯一天比一天吃緊。
大和是個島國,資源大部分依靠進口。BETA能趁颶風登陸,聯合國或者其他盟友的支援反而會被颶風攔截在海上。此消彼長之下,原本尚能僵持的京都防線崩潰是遲早的事情。
這個道理不需要解釋,羅傑和陳弈,或者遠在白陵基地的香月夕呼都明白。煌武院悠陽自然也懂,可單純的明白又有什麼用呢?!
BETA繼續進攻,和島上的土著就要繼續傷亡慘重。和國人傷亡慘重,帝國大將軍就難免心態失衡。將軍心態失衡玩自殺攻擊,輪回者們的任務就岌岌可危……
但如果輪回者們暴露實力過甚,或者改變尚未出現的“主線劇情”過多的話,將來受牽連最大的照樣還是他們。而且以此循環反饋回來的,比如BETA實力再度增加之類,土著們隻會更加倒黴才對。
看起來,似乎是個無解的死局。
就像羅傑越是警告自己不要過多陷入與速瀨水月或者少女將軍之間的感情糾葛,越會令大家欲言又止糾纏不清一般。
順便一提,上麵那個例子並非羅傑自己提供,而照例是DG舉的。
再順便一提,在羅傑與煌武院悠陽仍舊繼續漫無目的地執行著單機遊擊戰時,偶爾從廣播中聽到了諸如“帝國政威大將軍毅然拒絕撤退至仙台,重返前線與國民共同作戰”之類毫無真實性的新聞。
當然,這個真實性隻是相對於他們來說的,而且即使是將軍本人也不能確定帝國上層到底動用了什麼層次的替身,或者其他遮掩手段之類。於是這也就成了兩人盡量往京都靠攏的原因之一——萬一京都裏替代煌武院悠陽坐鎮的是她那位從小素未謀麵的雙胞胎妹妹的話,那麼這跟將軍直接連累了後者有什麼區別?
接下來便又是漫長的戰場僵持期。
漫長是相對於實際時間來說的,前後實際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京都防線便宣告瓦解,但無論是直接參戰的三方聯軍,還是在戰線後整日提心吊膽的和國居民來說,這一月的時間簡直比他們的一生都要漫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