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戰場 第五十五章 鬥轉星移(五)(1 / 2)

“縮退爐運轉正常,光子力引擎出力70%,自動平衡器開啟。”

“高速巡航模式準備就緒,是否進入亞光速作戰?”

“否定。”

麵對著全息屏幕上的主動提示,天野霞原本近乎平舉的雙手位置反而放得更低了一些。

單單從表麵上看,西茲拉-黑的各項參數都相當正常,之前的遠程射擊試探並沒有給機體本身造成任何損傷。機載AI的提示與輔助操作恰到好處,比起僅僅進行過模擬磨合的GUNBUSTER二號機來說,眼前這台“量產型”反而意外地適合姐姐大人的操縱風格。

比如現在,難度極高的側旋式俯衝被百米以上的西茲拉輕鬆施展開來,單從視覺效果而論,比之GUNBUSTER與混合型單挑時的任何一次閃躲騰挪都要精彩,也遊刃有餘得多。

隻不過這次俯衝的目標,並不是VF-25罷了。

由於決鬥雙方的機體在尺寸上相差相當懸殊,因此在非必要情況下,無論是天野霞還是柏原玲子都不想隨意進入近距離格鬥甚至肉搏模式。

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算術問題:在雙方護盾係統都維持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體型越大的機體護盾麵積越大,但體型小的機體護盾強度則也要隨著對方攻擊強度相應提升。

如果再把兩人都是羅傑學生這個因素考慮進去的話,Exelion返回戰中羅傑專門講解過的場隙擾動戰法大家都可以施展出來。本來就是為了確立彼此信念的戰鬥如果變質成AI輔助下的純計算層麵較量可就太沒勁了。

以現在雙方之間的物理距離,西茲拉-黑並沒有過多揮動雙刃戰斧,但假設換成對麵拚殺的話,柏原那邊貌似也不可能拿出什麼機載VF武器來格擋攔截。

那麼幾乎臉貼臉的空揮兵刃,純粹依靠實體武器切割力場之類打法,基本也就成了當事人拚腦子,觀眾看笑話的鬧劇了罷。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現在柏原正在進行的牽製性射擊本身,實際從戰鬥目的上來講,明顯也是在走“場隙幹擾(製造)”的路線。而這種明顯針對西茲拉係列量產機武器係統特點專門製造出的戰術,也確實給姐姐大人這邊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麻煩。

現在的掃射模式重粒子炮不但沒有轟中西茲拉機體,就連次元護盾範圍都完全不涉及。不過天野霞這邊卻依然不可能直接徹底停掉護盾出力,雙刃斧都要配合著進行亂數切割。或者換句話說,偶爾動用一下羅傑親手的“蜻蜓切”技能。

眼前這種場麵在武俠位麵(小說或者其他文藝作品也可)裏倒是經常見到,兩位大名鼎鼎的劍客拔劍出招無數,從頭到尾卻連兵刃交擊的聲音都沒發出半聲。可見雙方越是想要盡力避免的場景,越是容易在不經意間轉變為事實。

然後繼續從雙方機體性能角度來說,依舊是天野霞這邊處於絕對下風。

不過,這還真有點屬於“非戰之過”。

因為相對於GUNBUSTER來說,西茲拉係列在火力上並不遜色,但由於從設計之初便用右腕光學兵器替代了BUSTER飛彈,使得“中程實彈武器”這一環節上明顯存在著短板。

假想敵是攻擊手段相對貧乏的宇宙怪獸情況下,BUSTER飛彈和腕部加特林鐳射的實戰效果區別不會很大,這結論本身是建立在宇宙怪獸除了衝撞撕咬之外本來也不會動用過多物理攻擊的大前提之下的。同時混合型(以上)宇宙怪獸所發射的光彈顯然也不能依靠實彈武器來進行攔截。

但現在的VF-25明顯是在動用粒子束武器,之前已經施放過的MDE彈和格鬥導彈也略微有些偏實體攻擊範疇。光學武器的確可以對其中某部分,甚至從物理層麵上進行適度截擊,但這些武器本身提前或者延後引爆所帶起的次級場強效應呢?

每次都依靠加強護盾指數來硬抗的話,基本上就已經等同為主動認輸了罷?

機載AI所提供的戰術本身並沒有錯誤,中程被牽製嚴重的情況下,無論是利用亞光速航法迅速拉開距離,還是索性進入動力爐功率決勝的純肉搏戰,都比現在這種無意義相持要主動得多,但現在的問題在於,先前簡略參數彙報中,自動平衡器的指數。

以天野霞的駕駛技巧作為標準,即使她現在開的是RX-7,也不應該在引擎出力僅在區區70%左右的時候便要借助自動平衡器。

甚至這話要反過來說,純手動駕駛是任何一個王牌都要掌握的最基本技巧。這裏的駕駛除了操縱機體施展各種戰術動作外,明顯還應該包括行進間射擊或者運用武器的綜合性技巧。

機載AI並非萬能,除非這人工智能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否則按照“保護駕駛員第一”或者類似規則下設計出來的各種武器開火模式,必然會犧牲掉一定程度的命中率。而且敵人又不可能是固定靶,如果對方再刻意加強些攻擊力度,使得AI判斷本方駕駛員時刻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很可能壓根不會分配給武器係統任何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