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空色時光 第十九章 礦工(一)(1 / 3)

“路達是基哈最好的礦工,沒有之一。”

這句話並不是路達的自誇,而是基地裏幾乎所有少年們共同的看法,除了羅傑和湯米之外。

羅傑就是前一陣子地震中被砸到頭那個,從事故當天開始,雖然大家明麵上誰也沒有多說什麼,但是從這家夥的諸多迥異於往常的表現來看,他絕對是頭部遭受重大打擊之後變得完全不正常或者徹底腦殘了,看什麼都覺得新鮮,看什麼都覺得不順眼。所以他的意見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無視,除非今後能證明這廝已經徹底恢複正常再說。

至於湯米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實際上如果純以體力和技術,乃至學習(工作)年限而論的話,路達和湯米應該是半斤八兩不相伯仲。然而真正的決定性因素並不在這些方麵,而在於另外一個平時看起來完全不重要的微末細節:

湯米是黑膚人種,對於礦工這種沒日沒夜地在黝黑礦洞深處勞作的職業來說,除了嫻熟的個人勞作技巧之外,整體合作水平顯然也是衡量大家業務能力的關鍵因素。路達雖然不是白人,但他的膚色在井底好歹比湯米要顯眼一些,後者如果不把頭燈全開的話,根本隻能看到一頂孤零零的礦帽而已……請問誰會在累得半死的情況下去跟礦帽合作?

於是毫無疑問地,路達就這樣登上了NO.1礦工的寶座。

這個所謂的NO.1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好處或者權限之類,地下基地也沒有給予其相應職位。隻不過人類是喜歡抱團的社會性動物,而一群年齡相差最多四五歲的半大孩子們集合在一起,總要爭出個頭領來引導大家繼續前進不是?

在路達還隻有羅傑這麼大的時候,基地裏的礦工NO.1並不是他。不過當時那位孩子王是誰路達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因為當年的他跟現在的羅傑一樣,充其量隻能在各種隊伍的尾巴根上遠遠看著最前方的NO.1,連日常學習都隻能參照教學機器人或者身邊幾個人的動作,根本不可能從排名最高的“王者”那裏直接學習。

沒辦法,在礦工之外的平地上還好說,照明充分活動範圍大,稍微費點力氣還能看到“頭領”那邊的一舉一動。可假如大家依次下到礦井裏,尤其是那些剛剛開辟出來的垂直坑洞中之後,後一個人隻能看著前一個人,然後在被身後一個人盯著,就這麼速度緩慢地磨蹭,直到新礦點。

有的時候甚至是在這種行進之間就必須展開挖掘工作,那樣自然就更沒有什麼多餘參照物了。連轉身都困難,工具更是無法直接掄起來的情況下,隻能貼身貼坑壁刨來刨去,直到停工的電鈴聲在坑洞中響起時為止。

多年前的路達一直沒有覺得這種艱苦奮鬥的情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即使到了現在,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基地領頭人物的時候,也一直沒有違背這不知道從何時起便已經恒定了的礦工勞作準則,每天隻帶著隨身多年的那把鎬頭起早貪黑。

隻有像羅傑那樣腦袋被砸得不太正常的家夥,才總喜歡在暗中嘀咕什麼“這裏的礦產分布太奇怪了,天然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伴生場景”之類沒頭沒尾的廢話。正常的少年礦工們不需要考慮什麼針對礦場特殊情況因地製宜,反正隻要有一把鎬頭就足夠。

這把鎬頭的硬度相當強,甭管多麼結實的礦石還是岩壁,在十幾把鎬頭的輪番衝擊之下遲早會化為零零散散的各色礦石,然後被丟進少年們背後的筐簍,由後者確保裝滿了再倒退著爬離礦井。

因此,坑道中整日充斥著的隻有單調的叮叮當當聲,以及偶爾礦石被徹底采剝挖掘出來的短暫嘩啦聲。少年們的眼神都不差,然後在這種工作環境下鍛煉出來的耳力自然更強。幾乎所有人不用回頭就能知道自己的背簍是否已經裝滿,更可以推測出臨近的,甚至坑道拐彎另外一側的同伴們是否完成了和自己同等的工作量。

身為基哈最好的礦工,路達在這方麵的才能更是得天獨厚。

十幾名礦工少年們的工作進度不可能完全一致,有的人體力好耐力強,有的人體力差注意力不集中,那麼假如大家麵臨的環境和工作時間完全一致的話,由於各人效率的不同,自然會出現路達的筐子早就裝滿,而羅傑那邊剛剛蓋底的情況。

假如這個時候下工電鈴響起來的話,大部分人都可以輕鬆完成工作目標,但也很有可能會出現幾個落後分子,由於明顯收獲比平均水準少上很多而遭受處罰。

大家好歹都是同伴,路達作為少年們的領袖,自然會想盡辦法來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

幸好這個問題本身還不算太難解決,畢竟地下每個礦點的具體分布都不太一樣。路達每天雷打不動地第一個下井,但是到達工作地點之後,他會有意無意地調整隊伍的順序,藉此順便改動一下每個人的下鎬地點。

他和湯米這種高手會被分配到挖掘難度大的位置,像羅傑那種受照顧對象則可能站在一處既好挖又好刨的區域,稀裏嘩啦的聲音比周圍正常出現頻率要多的多。

這樣一來,隻要電鈴響起得不是那麼突兀,在路達簡單調配之下,少年們的收獲都會相差無幾,那麼自然從機器人教官到基地條例的處罰都與大家無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