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頭看向練功房的各種練功器械,他知道這些器械,都是為某些特定武功定做的,但他不知道是什麼,自然也就用不上。
唯有那木人樁,以及數十根木棍組成的梅花樁,蘇陽知道用途,其中木人樁是練詠春拳用的,而梅花樁,則一定是練步法的。
詠春蘇陽不懂,隻在電影中見過,胡亂練習也練不出什麼,而梅花樁,蘇陽覺得自己可以試試,或許能得到些什麼。
想到就做,蘇陽來到梅花樁前,見第一根木棍上寫著幾個大字:行步如過火,一步一個坑。
蘇陽思索許久,覺得意思是說行步要迅速快捷,就像踩在火上一般,不可停留,但卻不是飄過,而是要用勁,每一步都要踩實了才行。
至於到底是不是這樣,蘇陽覺得試過才知道。
他隨手一撐,便翻身上了梅花樁,抬腳向下一個樁子踩去。
第一個樁子還好,並沒有任何難度,但第二個,蘇陽發現他的雙腳拌蒜了,若要踩實第三個木樁,他的腳必須像麵條一樣扭曲才行,身體也必須傾斜到六十度才能踩到。
這樣的難度,讓蘇陽完全無法保持住平衡,頓時腳拌腳,直接從樁子上摔了下來。
有難度的東西,反而激起了蘇陽的好勝心。
他與吳老學的最多的是太極,太極重下盤功夫,注重一個‘穩’字,在腳法、身法上,卻遠不如八卦掌、形意拳來得多變與詭異。
八卦掌有遊身八卦,步法展開像‘賊’一般,總是圍著敵人遊走,閃到敵人的側麵,攻其軟肋,防不勝防,所以古時把練八卦掌的人叫做‘八卦賊’。而形意拳有十二形,也就是十二種身法,龍,虎,猴,馬,雞,鷂,燕,鷹,鼉,駘,鷹,熊,變化良多,隨機應變。
反而太極,什麼都沒有。
所以身法這方麵,是蘇陽的薄弱點。
與人對戰,若是身法高明,就能處處快人一步,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
蘇陽有心將自己的短板彌補,便與這梅花樁較起勁來,一次次的翻上去,又一次次的跌落下來,每多走一步都極為困難,但他卻絲毫不在意,將梅花樁當成了一條征服之路,一步一步的去征服。
直到夜幕降臨,蘇陽也最多隻在上麵走了五步,五步之後,身體必然失去平衡。
如此,接下來的半個月,蘇陽將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走梅花樁上,在他看來,這梅花樁簡直有些詭異,也不知道是哪個變態布置的,幾乎每一步,都是人體很難做到的極限,隻見蘇陽在上麵左歪右斜,如同不倒翁一般,左腳剛向右踏出,身體幾乎要傾倒,右腳又要立刻向左踏出,將身體強行拉扯回來。
有時候,身體向前傾時,腳步卻要向後踏,完全與慣性背道而馳,仿佛是以折磨人為目的。
意誌堅定如蘇陽,都差點覺得根本無法完美踏完,險些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