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四海升平。魚米之鄉江南,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眾多文人騷客和商賈彙聚於此,為此地更添繁榮。因為江南一直都有重文的傳統,因此江南一帶的民眾都以家中除了秀才狀元為榮,不少平民百姓更是希冀著靠讀書來改變全家命運。在眾多讀書人中,敷文書院可以說是最富盛名的書院,不僅僅是因為敷文書院師資雄厚,還因為它是難得的一所平等對待所有學子,隻看才學不看身份的書院。因此,這裏便成為了平民百姓家的讀書人的夢想聖地。
在杭州郊區的一個普通農舍內,一對夫婦就正在為孩子上學堂的事傷腦筋。
“老婆子你說這可怎麼辦啊?小虎子可已經六歲了,我們該讓他跟著老夫子上學了。”看起來大約五十幾歲的老頭子,佝僂了背一臉憂愁的看著自己的老伴兒。
“老頭子,這我知道啊,可是我們那點工錢根本不夠啊。我們存了好幾年了,雖然王夫子說了能減免一部分費用,可還是不夠啊。”看起來稍微年輕一點,但仍有四十多歲的老婦人也是滿臉愁容。
“唉,我真是沒用,這麼多年了也隻是一個低等下人,工錢隻夠溫飽,不能讓你們過上好日子,我真是對不起你和孩子啊。”老頭子一臉愧疚,眉毛胡子全都皺到一塊兒去了,看著很是滑稽。
老婦人猶猶豫豫的看著老頭子的臉色說:“要不…小虎子上學的事我們再緩緩…我們明年…”
“不行,就算是砸鍋賣鐵,今年也要讓小虎子去上學,隻要他努力,以後一定能進入敷文書院,光耀門楣。我不能讓他像我一樣一輩子給別人當下人,大不了我悄悄在外麵找些散活兒做,一定能湊夠的。”老頭子不等老婦人說完便果斷的否決了。
老婦人眼中噙滿淚水,她知道老頭子是為了兒子好,可是他的身體,“老頭子,你的身體可撐不住的,若是為了湊錢,把身子累垮了,那這個家就真的沒指望了啊。”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倩麗的身影從門外閃了進來,水汪汪的大眼睛裏盛滿了喜悅,一隻籃子出現在老婦人眼前,“娘你快看,這是我和弟弟去山裏采摘得野菜野果,好多呢,我們可以吃好幾天了。”
一個瘦小的小男孩從少女身後跳出來,撲到老婦人懷裏撒嬌,“娘親,這是我和姐姐找了好久才找到的,娘親今晚要把它們做成好吃的哦,嗬嗬。”
老婦人看著懂事的兩個孩子欣慰不已,“好好,娘親待會兒就把它們全部做成好吃的給小虎子吃。”
少女一聽娘親沒說她的名字,小嘴一噘,撒起嬌來,“娘親,還有鶯歌呢。”
“嗬嗬,好好,當然我們家鶯歌啊。”老婦人將鶯歌也拉進懷裏,輕聲哄著。悅耳的笑聲傳來,驅散了一切憂愁與苦難。
老頭子看著這其樂融融的一幕,眉頭皺得更深了,如此聽話懂事的孩子,自己卻不能給他們好的生活,唉~
少女看著爹娘臉上歲月的痕跡,以及那一抹揮之不去的愁雲,心裏難受至極,“小虎子,姐姐要幫娘做飯了,你出去和小山子他們玩吧,吃飯了我叫你。”
“嗯,出去玩兒咯!哈哈!”小虎子高興地蹦跳著出去找同伴玩兒了。待他走遠,少女這才開口說道:“爹娘,你們又在為小虎子上學的事犯愁了嗎?”
兩老口心裏微微一震,“鶯歌你怎麼知道的?”
小姑娘輕輕挽住老婦人的胳膊,一臉淡然,“你們不止一次為這事發愁了,我怎會不知呢?況且前段時間遇見王夫子,他告訴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