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初到香港、遇熟人(1 / 2)

[[[CP|W:297|H:132|A:L|U:http://file2.qidian.com/chapters/20101/13/1443375633990109632755000557641.jpg]]]驕陽如火,夏日炎炎。

趙子龍獨自一個人散步在林蔭道的街頭,昔日那張充滿自信的英俊臉龐已經無往日那獨闖曹營救主的風采,他顯得很失落,很沮喪。。。。。。

這時一個聲音突然在趙子龍的耳邊想起:“想要找我請來香港!到時你心中的疑問就會解開一些的。”

“誰你是誰。”趙子龍的聲的叫到,引來了無數行人的怪異目光,

過了好一會趙子龍才平息了下來,但那奇怪的聲音卻在也沒有想起,但是趙子龍敢肯定那的聲音的主人叫做——明日,

------------------------------------------------------------------------------------

香港自秦朝起明確成為當時的中原領土(中原指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直至19世紀中葉清朝戰敗後,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成為殖民地,香港從而開通港口發展。1982年9月,中、英兩國落實香港前途問題,於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製,香港將保持資本主義製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係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曆史的變遷,讓香港從一個當年隻有千人的小漁村,演變成今天譽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國際大都會。

香港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先後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香港隸屬南海郡番禺縣,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漢朝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隋朝時香港隸屬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南遷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發展。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香港隸屬新安縣。

香港是一個優良的深水港,曾被譽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不惜以鴉片戰爭來從滿清政府手上奪得此地以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從而展開了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

香港全境的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來源於不同時期的三個不平等條約。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英國逼迫清政府於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新界的租借,讓當時香港的麵積擴大了十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