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不是。每個人的三災都不一樣,需要自己去感受。所謂道有三千,擇一而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條條通大道,終點都是天道。隻是修道一途是奪天地造化,乃是逆天而行,都不容易罷了。”
“什麼是道,師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皆可道,萬法皆可道。”
“道有優劣嗎,師父?”
“道有三千,隻是概稱,表示不可計數。有上、中、下三品,越往下道越難成,並無優劣之分。”
“哦。”
“今天你到了引氣期,為師也好教你個食氣法,也好助你更快的吸納天地元氣。聽好默記。
可於夜半子時、清晨初醒及空腹之時,擇取空氣清新、環境幽靜、天地元氣濃厚之處修習。
站立坐臥隨意,修煉時靜心凝神,掘除雜念,待心靜氣和,即可修行。
先閉口,以鼻緩緩引氣,待吸滿後將口中清氣如吞咽入腹中,隨後找尋體內穢濁之氣,用腹吸,待吸滿後將口中清氣咽入腹中,隨後將體內穢濁之氣吐出,待吐氣已極則閉口,再行引氣吞咽之法。如此吐納一次,稱之為“一咽”。
每日應不少於百咽,熟練後適當增加次數。
在練習食氣法的同時,會使攝食量明顯減少,而精神卻較往日更為飽滿。
徒弟可記住了?”宣虛老道一口氣說了許多,要不是方元記性好,還真是記不住。
方元仔細的在腦中回想了一遍說道:“嗯,我記住了師父。”但是方元心中總隱隱覺得不安,今天師父太過於正色。
“就在此處試一下。”宣虛老道說著,淡淡的看著方元。
方元根據師父所說,隨意姿勢,幹脆盤腿坐下五心朝天,感受天地元氣,不一會鼻孔之間就有了如同師父一樣的白練一般的東西,吸入呼出,周身還隱隱的有白色的光澤。
宣虛老道看著此時的方元,心中又是巨大的驚喜,但是表麵上沒有表露。
看著方元周身的白色光澤,暗歎:天才果然就是天才。
這光澤分明就是,一手練氣,一手練體,分心兩用的標誌。
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一手練氣,一手練體,分心二用,天縱之資,天縱之資啊,果然不愧為:方元。
這要是這麼修行下去的話,以自己徒弟的肉身,怕是能媲美靈寶,簡直就是肉身法寶啊。
宣虛老道感覺自己要被氣死了,自己的資質簡直不能和徒弟比啊。今天方元給他的震驚太多了,也太大了,讓他產生了一種讓方元呆在這小觀裏,委屈了方元的感覺。
隨著方元的收勢,修煉完畢,宣虛老道問道方元:“徒弟可有感覺身體有什麼變化?”
“變化?”方元看了師父一眼,“沒什麼變化啊,要說變化,可能就是感覺又結實了一點吧。”
方元說著戳著自己的胳膊,細細感受。
宣虛老道哀歎一聲:“天才都是這麼的不要臉嗎?無意間就能打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