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有碑,名為無字,弟子皆知曉,見者卻不多。
近年來也就隻有昆侖七傑得到參悟無字碑的資格,薛見卿曾說,道淩在無字碑前枯坐三十六天沒有任何收獲,也許是時機未到,也許是對道的理解不夠,昆侖七傑中暫時無一人參悟。
素緣為什麼要讓昆侖的七人去昆侖參悟無字碑,若是沒有悟到什麼,對於聖道宗的七位弟子自然不是什麼好事,若是悟到了些什麼,嘖嘖,昆侖的弟子們臉上可就無光了。
昆侖山有三級,下曰樊桐,中曰玄圃,上曰層城。三級的土丘成為昆侖丘。《西山經》說,昆侖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那裏有九尾虎身的陸吾神守護;還有一種長了四隻角,有些像羊的獸,名土鱗,能吃人;那上麵的鳥,樣子如蜂,卻大得如鴛鴦;有一種開黃花結紅果的樹,果子味道如李,無核,名叫沙棠,吃了能禦水而不溺死。
這是怪異的神話世界,很多是先人對於昆侖的筆墨描寫,也是人們對於昆侖的美好想象。
傳說中的昆侖,既高且大,為中央之極,也是連接天地的天柱,仙人還想上天,這裏便是絕妙的歇腳之處,昆侖的山頂又被稱為中極天柱。
中極天柱作為昆侖的禁地,幾乎從不對昆侖弟子開放,因為這裏便是無字碑的的所在之地。
昆侖弟子也知道中極天柱中有無字碑,昆侖道藏中對中極天柱有記載,可以說很詳細,甚至讓昆侖弟子身臨其境,其實很簡單,隻是一片幽靜空曠的空地上麵有一座無字碑,因為多了許多的神話色彩,所以就顯得神秘。
今天這個昆侖弟子神往的地方即將迎來他們了解的第一批非昆侖弟子,也許以前也有過,但是最近幾百年還是第一次有昆侖外的弟子。
方元的腳下不知從哪裏又得來一口飛劍,是紫色的,空中在他的真元催動下,紫芒熠熠,如同玉清紫府仙雷的紫芒一般。
聖道宗的七位弟子來到了如今道門領袖昆侖的山下,方元特意提醒昆侖是禁飛區,所以七人刻意的在山腳落下,他們不是昆侖弟子,所以昆侖是禁飛區,這是方元當時從道淩的嘴中獲得的消息。
與七人有交集的隻有昆侖七傑,又是因為他們輸掉了比試,才導致聖道宗七人的無字碑之行,所以七人全部出來迎接,雙方一陣寒暄,說的盡是些沒營養的話。
昆侖弟子不知道聖道宗七人是來參悟無字碑,在他們眼中這七人的禮節也太高了些,昆侖七傑全部出來迎接,這是他們不能想象的,很震驚,看到是聖道宗的七位弟子後就更震驚,眼睛都直了。
作為現在這個時代的人,昆侖弟子修仙也不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修聖賢仙,他們也會關注網絡,也知道聖道宗的七人和昆侖七傑是個什麼關係。
“七位師兄師姐不是輸給了聖道宗的七人了嗎?怎麼這麼興師動眾的出去迎接?”
“現在的重點是聖道宗的七人,來我昆侖何事,不是因為方元,我昆侖豈會和這等小宗門有什麼瓜葛?”
“難道又約架了?”一位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昆侖弟子說道。
昆侖的弟子現在不明白,等到聖道宗七人去到中極天柱的時候,他們自然就知道。
寒暄之後,昆侖七傑領著聖道宗的七人禦劍前往中極天柱,方元刻意的強調昆侖是禁飛區,惹來的隻是道淩的白眼,王亞茹也揪了一下他的衣袖,方元嘿嘿一笑,隨著昆侖七傑前往中極天柱。
昆侖的空中一下非常熱鬧,祥雲中一道道光芒閃過,是飛劍穿過祥雲的光芒,空中不是隻有十四人,而是很多人,許多昆侖弟子跟著,都是抱著圍觀的心態。
不過會讓昆侖弟子失望,聖道宗七人來,隻是參悟無字碑,並不會發生什麼爭鬥,但是也許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
昆侖七傑被乾寂特許隨聖道宗七人一同前往中極天柱參悟無字碑,一方麵是對聖道宗七人的監視,另一方麵,乾寂這種做法,也是有意引起昆侖七傑的爭強好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