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庭眾人早早的來此候座不同,雖然方元在獸欄處見到了諸多貴客的各色坐騎,但是卻不見眾位貴客的身影。
他們已經被玉帝和王母請到天庭之中,待天庭中人落座之後才登上瑤池,共赴瑤池盛會。
話說這還是第一次要見到如此多的知名人物,但是想到鬥戰勝佛之後,方元覺得有些東西其實在腦中的想象遠比真實的更加美好。
一聲清鳴,方元通過天庭公立道藏館的道藏知道這便是提醒眾位天庭中人,貴客到,速速起身迎接,畢竟雖然距離貴賓席較遠,天庭眾位仙官還是主人身份,對於貴客自然要做到地主之誼。
不用行什麼大禮,隻是注目禮也便夠了,能在天庭的無數仙官的注視下登上蟠桃會的貴賓席已經算是莫大的榮譽。
為首的兩人便是玉帝和王母,兩人皆是華貴妝容,華服錦簇,在宮女的簇擁下,緩緩走進瑤池,方元這便第一次的看到了玉帝和王母的真容。
怎麼說呢!要比方元想象中的兩人更加的華貴和漂亮帥氣一些,沒有方元想象中的那麼威壓而不苟言笑的外表,算是顛覆了方元的三觀,本覺得玉帝和王母應該比現在的這樣子年歲要長一些。
現在的兩人多的更是攜華貴,少了些上位者的威嚴,不過想到二人的修為便是隨意演化自己的麵貌也是正常。
觀世音菩薩的地位似乎顯得很尊貴,在這蟠桃會中沒有過多的大人物到來,觀世音菩薩的地位便顯得足夠尊貴,與方元印象中的不差多少,是那種很和藹的很令人舒服的女人,算不上什麼絕世美女但卻令人心寧,想來應該跟菩薩的大乘佛法有關。
但一個人卻引起了方元的注意,那就是立於觀世音菩薩身後的那個身影。
大多佛比菩薩的修為更加高,而且身份也更加的尊貴,但是總有一些菩薩要特殊一些,比如觀世音菩薩,文殊、普賢、地藏王等。
鬥戰勝佛在觀世音菩薩之後也便沒什麼異常,但是那似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看了方元一眼,令方元覺得有些異樣。
今日便是第三次見到鬥戰勝佛,前兩次鬥戰勝佛絲毫不掩飾西方極樂世界對於他的渴望,甚至能有今日瑤池之行,也是拜鬥戰勝佛所賜,若非是鬥戰勝佛一番言語,估計長樂坊的執法天兵玉帝是不會給自己的。
見到鬥戰勝佛便是有著諸多的事情發生,方元許久不想的關於西方極樂師姐為什麼要盯著自己不放的問題又浮現在腦海,不過眼下不是時候,這時蟠桃會。
各色的貴賓從兩側的天庭仙官前走過,各色的華服,各色的道袍隻教人眼花繚亂,能一次性聚集到如此多的人便是不容易。
漸漸的由於距離過於的遠,方元便懶得看眾人的落座,隻是遠遠的望著,畢竟他與貴賓席之間還隔著一道鴻溝天塹。
蟠桃會更像是一個與西方極樂世界和實力強橫散仙的情誼聯絡會,確實是政治色彩更濃厚一些。
待眾人落座之後,一聲炮響,方元便知道蟠桃會正式開始,眾人也都可以說話,可以說話不代表可以像在眼裏光著膀子,大聲吆喝著行酒令,大腕喝酒一樣,如此正式的聚會總是有太多的規矩。
但是在這蟠桃會上用觥籌交錯形容也不過分,有時候生人之間的敬酒,比之熟人之間更要可怕,而且在這蟠桃會上你還要保證自己不喝醉,就算是喝醉也有自控,不在蟠桃會上鬧事。
但是由於熱鬧加上心情的喜悅,喝醉便不受某些人的控製,在天庭公立道藏館中方元得到的消息是每年都會有人因為蟠桃會被免官,有的甚至被貶下凡間,這種事情算是蟠桃會上十分常見的事。
方元與軍器監諸位同僚之間甚至與軍器監長的關係之間好像現在還都不怎麼好,所以便免去了諸多的酒,因為左右皆是其他監、司的同僚,方元剛來,更加不認識,所以一時間方元到沒有人敬酒。
蟠桃會允許走動,但是不能過於喧囂,而且還要防備著打碎東西,所以更多的仙官吸取教訓,更願意在自己的方桌前待著,但永遠會有那些愛好熱鬧或是借機想要報複某人的人,所以怎麼在蟠桃會上明哲保身是很多仙官頭疼的問題。
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沉默,無論別人如何勸,隻自己喝悶酒,雖然得罪一些叵測的同僚,但確實最為安全有效的方法。
一方麵蟠桃會上的用的皆是上好的瓊漿玉液,便是對修為也有極好的幫助,更能增加些許的壽元,浪費了實在可惜,但是酒是萬惡之源,而瓊漿玉液更易使人醉,一些酒量不行的仙官更是忍著口水不去看那酒樽中的佳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