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攝政詔命(1 / 2)

已經數日不上朝的司馬衷突然臨朝讓朝臣都感覺有些意外,不少敏感的大臣已經預感到要宣布什麼大事了。

前幾天輔政大臣接連被滅門,新的朝堂格局應該要形成了,不少人已經在心中默默地擬出了一個名單。

果然,司馬衷臨朝後便首先宣布了處理朝政的人員名單:張華為中書監、侍中;裴楷為中書令、侍中;琅琊王家的王戎為尚書左仆射。另外賈謐、賈模、郭彰都任侍中,幹預政事。

詔命一出,群臣山呼萬歲,沒有多少異議。盡管大家都明白攝政人員之中除張華、裴楷與賈後沒有親戚關係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與賈後有些牽連:賈謐是賈後妹妹賈午的兒子,賈模是賈皇後的堂兄,郭彰是賈後的母舅,王戎也與賈後是遠房親戚。

朝中官員大部分都出自名門望族,有些甚至可以與宗室比肩,就連賈後也奈何不得。像這些官員,大部分都呈觀望態度,君王姓司馬或者姓賈仿佛與他們的關係並不大。

緊接著,司馬衷宣布了禁軍方麵的任命人員:賈謐為後軍將軍;郭彰為右衛將軍;琅琊王家的王衍為北軍中候。

這個王衍是賈後的姨夫,琅琊王家此時的勢力很大,朝中不少官員都是琅琊王家的人,因此對於這個名單,朝臣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不滿。

衛璪對於這個任命名單最意外的應該就是張華被任命為中書監了,這個職務可是一個掌有實權的職務,比中書令的位置還要高一些,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張華原本的官職隻是太子少傅,說白了也就是陪同太子讀書的人,張華也並無任何顯著的背景,是真正的寒門貴子,衛璪不得不佩服賈後的眼光和勇氣。

“今天皇上還是沒有提及任何有關衛氏一族的事情。”齊王妃有些惆悵地說道。

雖然能夠理解現在朝局變動,大家一時半會顧不上善後,但是這麼長時間過去了,衛公遇害一事似乎已經被大家遺忘了一般,不得不讓人心寒。

“現在應該是時候了,”衛璪想了一會說道:“新的輔政大臣剛剛上任,張華和裴楷都是同情支持祖父的,如果能夠再得到幾個朝臣的支持,皇上應該會考慮給衛氏正名。”

齊王妃眉頭略微舒展了一些:“你說的有道理,齊王走的時候曾給過我一個名單,讓我聯絡這些大臣們為衛府伸冤,隻是我是一介婦人,不好走動,這可如何是好?”

“姑母可以將所求事項寫給這些大臣們,侄兒與張華張大人略微有些交情,我去見他,他應該會助我一臂之力。”衛璪說道。

齊王妃立刻傳了侍女拿筆墨過來,依著齊王留下的名單,將衛氏遭遇的奇冤以及此時的訴求寫了下來。

寫完之後,齊王妃拿給衛璪看:“你看這樣可好?”

衛璪細細看去,心中感歎果然是衛家的女兒,蠅頭小楷十分端正,意思表達得十分透徹,很有感染力。

衛璪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姑母文筆真好,很有衛家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