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擇鄰”,“嶽母刺字”的典故,為後人傳頌,並將她們尊為教子典範。然而現代人倘若完全效仿老祖宗的教子秘訣,也未必見效。因此我們要樹立現代教子觀,施以現代教子法。
我是共和國的同齡人,是和著祖國的脈搏成長的。經曆了三年困難時期和十年浩劫,沒能走進大學校園是最大的缺憾,失落之感、一度困擾著我。女兒出世後,我的心裏有了寄托,讓她去圓我的大學夢,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
女兒剛伊呀學語,我便開始了智力投資,《看圖學字》,《幼兒數學》,成套的幼兒讀物裝滿了一大箱。一上小學,便購置導學指南之類的書籍,外加苦口婆心地說教,女兒在我諄諄教誨中長大。
然而我不得不承認,女兒天賦不足,盡管聽話用功,卻學業平平。初考時,她沒能按我設計的藍圖上重點中學,隻在普通中學就讀。
為彌補女兒“先天不足”,我又買來大量參考書給她“加餐”,同時毫不放鬆“語言鼓勵”,然而“營養補充”效果並不理想,“再教育”也收效甚微。惆悵中我苦苦追尋著一種新方法。路總是有的,去年我有幸參加了市教委德育處和家教報聯合舉辦的“家教培訓班”,那些成功的教育典型終於使困惑中的我走出了誤區,找到一條教子新途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能力,換一種方式交談,以達到心靈的溝通。
女兒不聰明,對理科有畏難情緒,對文科偏愛。我曾多次批評她,但收效甚微。上中學後,這種現象更嚴重,再說她時,常眉頭一皺顯出不耐煩。一次考試後,女兒的總成績不高,我知結症所在,決定換一種方式引導。拿回成績單那天,恰是女兒的生日,我不能給歡愉的氣氛抹上抑鬱的色彩,暗自在心中編織著一個完美的方案一寫一封信與女兒交談。
豐盛的午餐後,我開始備課。為女兒第一次送去了這樣的生日禮物:
征兒:
請接受我用這樣的方式與你交談,收下這份特殊的生日禮物吧!
十四年來,媽對你關心有餘而理解不足,期望過高而使你真正有收獲的指導太少。中小學是基礎。要夯實雙基,才能發展。理科要下功夫,不要忘了“勤能補拙”。
你大了,媽媽一定改正喋喋不休地愛指責你的毛病,用你易接受的方式交流,好嗎?
母親
我清楚地記得,女兒鄭重地接過這封信,眼裏顯出驚喜的目光。第二天,一封回信靜靜地躺在我的寫字台上。信文很簡單,我卻讀了好幾遍,因為這是女兒的心聲。
媽媽:
謝謝您對我的指教。我知道,一個事業有成的人,不是靠天賦,而是靠拚搏。一分汗水一分收獲。我一定改正偏科的毛病,讓美麗的大廈建立在堅實的根基上。
希望多見您的親筆,我想獨自品酌,方知其中味。
女兒敬
我笑了,這是一次心靈的溝通,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如果以家長身份高高在上地硬性說教,其結果孩子表麵唯命汽從,卻心中有數,甚至產生逆反心理。以朋友的身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交談,孩子才能消除被動挨說的心理,向家長敞開閉鎖的心扉而訴說衷腸。
自那以後,母女遇事常留言切磋,逢節贈言共勉,行文有長有短,收到了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女兒變了,進步很大。
因此我認為,當家庭教育“山窮水盡疑無路”時,請換一種適合孩子身心特點的方式,就會產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一篇沒有寫完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