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玄明仙帝(1 / 3)

自古以來,這世上便已有了仙、人、鬼、妖、獸五大種族。至於這五大種族是是何時出現,又是因何道理而區分類別,如今已是無法考究。

傳說,這世界先是有了生命之源,然後衍化為萬物萬靈,漸漸便劃分為人、獸、妖三大種族。

人類若生前修煉得道、斷開七情六欲,便可飛升為仙。生前未得道者,陽壽枯盡後便化為鬼魂,或是以各種鬼類麵貌存在於世間,待到陰壽用盡而消逝,或是參悟鬼道,以此強大自身,延長陰壽。

於是,後來又漸漸出現了仙、鬼兩族。

相同種族之間會有道法、信仰之不同,於是分出種種門派。門派之間雖有不和,一旦遇到外族來犯,必然是團結互助、一致對外,以免被外族占了便宜,使自己種族陷入滅頂之災。

原本世界隻有一塊極為寬廣的陸地,五大種族在大陸上都各自劃分了勢力範圍,經過千年演化,便漸漸形成了五界。

五界之中,以人界範圍最大,人口最多,但是人才難得,強弱差別太多,因此相對其他四界也是勢力最弱。

於是,人們便將希望寄托於領悟自然之力、萬法之理來獲得更多力量,於是渴望得道升仙者便多了起來。但是,飛升天仙的過程極其困難,成仙者必定要天賦極高,或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強韌之人。

所以仙界人數不多,卻高手雲集,實力也是最強。

有人之處必有死亡。人死後肉身消逝,而靈魂轉化為鬼,得以在鬼界修煉悟道。

如有破解生死之謎者,更可返生為人、重拾肉體,隻是數量極少。

如果不求重新為人,也不願修煉鬼道,亦可以遊魂之形態存活於世間,待得滿足其生前殘念或是陰壽用盡,便會灰飛煙滅,消逝於世間。隻是這些鬼類要時時活在黑暗之中,不得見如陽光、天石此類的至陽之物。

而修行高深的魔君、鬼王,雖不能返生為人,亦可借助天地之力而獲得肉身,不懼那些至陽之物。

人界人數眾多,也恰恰使得鬼族迅速壯大。

仙、鬼兩界由於信仰對立,因此相互敵視、不容共存,而人界又與仙、鬼兩界淵源縱深,不可隔斷,於是便形成了人、仙、鬼三界鼎立之勢。

獸、妖兩界雖然同樣數量龐大,但種族之間分化繁多,力量太過分散,而且還受天賦資質所影響,下到智商尚未開化之輩,上到天賦神通之族,差別過於巨大,於是各自為群,零星而聚,並不團結,倒也不足令其他三界所畏懼。

獸、妖兩界之所以沒有被其他三界所滅,便是因為這兩界也不乏隱世高手,如要滅掉其中一族,定要花費大量氣力,此時若遇他族作漁翁之利,雖不至滅族,但也必然大傷根基,永世不得翻身。

於是五界之間雖然紛爭不斷,卻是各自製衡,難得出現大型戰爭。

如此這般,竟是持續了萬年。

這期間,雖是貌似“和平”,實則暗藏殺機,暗雷滾滾。

五界各自暗中積攢實力,培養高手,又偷偷相互結盟,預備時刻發動一場大戰,來奪取他族勢力,滅除他界威脅。

其中,仙、鬼兩界高手頗為高傲,不屑與他界私下結盟,倒是給了人、妖、獸三界之間結盟的機會。

在距今一千年前,五界大戰一觸即發。

以人、妖、獸三界為一方,仙界一方,鬼界一方,三方勢力皆是拿出最強實力與最強陣容參與了戰爭。

戰爭一開始,人界幾乎是出動全部高手,與仙、鬼兩界廝殺在一起,卻發現妖、獸兩界派出的全部是一些低級將領,未見高手,這才發現上了妖、獸兩界的大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