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入華山(3 / 3)

他揮揮手轉身就要去別的苑了。

“等等。”

我趕緊出聲。

“怎麼,你還有事?”

這位師兄停下了已經邁開的腳步,轉過頭看著我。

“我想要索取下一階段的劍法。”

我並沒有等他再出言,直接用發給我們的長劍在原地施展起了這基礎劍法的招式。

基礎劍法說白了其實就是劍的使用方法,此書共分十八法,我一式一式的演練出來。

“第一式:劈劍!”

我右手握劍上舉,由上而下直臂劈至體前,臂與劍成一條直線,與肩同高,力達劍刃。掄劈劍是沿身體右側或左側掄一立圓向前劈出。雖然沒有內裏,但是這招式還是使用的有模有樣,這一招應該算是大開大磕的招式,雖然不適合與我,但是我依然演練的很認真。

“第二式:刺劍!”

在劈劍完成後,一個轉身,將劍反手收回,後退一步,回到原位,繼續開始第二式的演練。

右手握劍屈肘上提至腰間,再以平劍向前直刺。刺劍要求臂與劍成一直線,力達劍尖。這一招有點像是刺客的舍命一擊,不過使用起來的感覺不錯。這刺劍屬於進攻性劍法,根據需要刺對方身體任何部位。

“第三式:撩劍!”

右手握劍,劍尖向上向左後方劃弧下落,隨即右前臂內旋,劍尖向下沿身體左側貼身弧形由下向上撩至身體前上方,虎口斜向下,力達劍刃前部;同時左手劍指順勢貼附於右小臂上。

我使用的是反手撩劍,這一招也屬於進攻性劍法,用於由下向前上方用劍刃前端鋒利處撩擊對方身體各部位。因為出其不意,往往算是殺招的一個墊步。

······

“第十七式:削劍!”

右手握劍,手心斜向上,平劍,隨轉體劍自左下方經胸前向右上方斜出為削,劍尖略高於頭,力達劍身中前部。

這一招與劈砍不同,主要是為了抵擋對方的攻擊,算是一種轉攻為守的劍法招式。

“第十八式:捧劍!”

右手握劍,肘關節稍屈,劍尖向前,平劍或立劍,兩手將劍捧合於胸前,左手劍指或手掌托於右手背下。捧劍一般取中,進可攻,退可防,屬攻守兼備的一種劍法。

“嘩!”

其餘觀看者一片嘩然,因為本來這基礎劍法的招式並不連貫,但是在我的演練下猶如行雲流水,除了沒有內裏造成這劍法觀賞性大於實用性,但是依然讓他們看的眼睛發亮。

“恩,你很不錯,這是《華山劍法》。”

“華山劍法的招式也是從基礎劍法中脫胎出來的,你的基礎劍法已經很不錯了,相比這化身劍法也能很快的學會。”

“對了,你的內功怎麼樣?”

這位師兄忽然對我有了一絲的興趣。

“呃,尚未練習過內功。”

我如實回答。

“沒有內功的劍法就沒有爆發力,想必你拜入華山派也不是隻是為了好玩,好好的練習吧。”

這位師兄有些失望,還以為是遇到了一個奇才,沒有想到隻是一個小白,因此我根本就沒有被他放在心上。

這華山劍法被我翻閱了一番,華山劍法的劍意就取自華山的奇、險二字。因此華山劍術奇拔峻秀,高遠絕倫,招式處處透著正合奇勝、險中求勝的意境。

這華山劍法也有十來式,分別對照了基礎劍法中的刺、提、點、削等基礎招式,可以算得上是更加的精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