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苗醫解毒法舉要(3 / 3)

方4.綠豆150~200克,搗爛,水煎,頻頻灌服。

方5.甘草200克,水煎,趁熱灌服。

方6.鮮羊血一大腕,趁熱灌服。

方7.四季豆250克,水煎服。

方8.鮮蕹菜500克,搗爛,絞汁服。

方9.生石膏50克,研極細末,開水衝勻,溫服。

方10.梅葉200克,冬青葉200克,鮮金銀花100克,鮮鳳尾草100克,水煎服。

2.解河豚魚中毒

方1.蘆根、白茅根各30克,瓜蒂7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用藥2~3劑,中毒症狀可緩解。

方2.槐花微炒,與幹胭脂等分,同搗成粉,冷水調服,極效。

方3.多食橄欖,並用橄欖核磨水服,極效。

方4.飲真麻油1~2杯亦效。

方5.中毒後口渴不止者,飲小便坑中清水一小碗,數次即止。

3.解魚蟹中毒

魚蟹多食或食用不當會致中毒。特別是存放時間過長,魚眼發紅、肚脹、鰓黑,有明顯異臭味;或蟹殼變紅、蟹肢易斷、蟹肉鬆軟等現象時,切不可食用。中毒症狀多見嘔吐,心胸煩悶,麵腫,腹痛腹瀉,心煩意亂,嚴重者可有虛脫現象。

方1.紫蘇葉60克,生薑10克。紫蘇葉濃煎取汁,生薑搗爛取汁調和,日服4次,服藥1天即解。

方2.橘皮10克,大黃6克,樸硝10克,加水120毫升煎至50毫升,取汁服。

方3.冬瓜適量,搗爛絞汁200毫升服。或韭菜適量,搗爛絞汁100毫升服。

方4.無花果嫩葉適量,搗爛絞汁100毫升口服。

方5.厚樸10克,大黃6克,白酒100毫升,共煎至50毫升,取汁服。

4.解螃蟹毒

方1.紫蘇煎濃汁,冷服2~3碗即解。

方2.生藕汁,生大蒜汁,生冬瓜汁,生黑豆汁均可解。

方3.吃蟹後,牙齦腫脹者,用牙皂角數條,火上燒焦,泡生地汁內,半日取出,再燒再泡,3次後焙幹為末,冷透敷之即愈。

方4.紫蘇煎濃汁冷服,極效,以多飲為妙。

方5.多食橄欖,並用橄欖核磨水服,最妙。

方6.冬瓜搗爛,絞汁飲之,即解。

方7.魚鱗燒灰,冷開水調服6克,即效。

方8.以河中藍絲草一把,切碎,煎水服,即解。

5.解各種鳥肉中毒

生扁豆15克。研細末,井水或泉水調服。服藥1次即效。

6.解鵝鴨肉毒

糯米250克,淘米水溫服1碗即愈。

7.解雞肉毒

以地漿水1碗,飲之即解。

8.解狗肉毒

狗肉性熱。多吃可出現腹脹,口渴,發熱亂語等中毒現象。

方1.用淡豆豉60克,杏仁100克,同蒸熟,搗爛服之,每日3次。煮蘆茅根湯飲之亦效。

方2.杏仁60克,煮熟研爛,用滾開水和勻取汁服。

然後必然吐瀉,待瀉3次後,再服冷醋1茶盅,或冷粥1碗即愈。

方3.荸薺皮2克,焙枯研末;紫背浮萍1克,焙枯研末,和勻,開水調服。服後腹中雷鳴,大吐大瀉而愈。各種食積,腹脹如鼓者,服之皆效。

9.解牛肉中毒

牛肉性熱,尤其是未煮熟的牛肉,大熱。如多吃則會中毒,出現口渴欲飲,腹脹,腹痛,心煩胸悶等症狀。

方1.苦瓜皮1把,搗爛,衝水服,即解。

方2.牛腸中未化之草(色如青苔者是),水煎,調薑、鹽、醋服之即解。

方3.烏桕樹根皮20克,酒煎服。或菊花連根搗汁兌酒服,均效。

方4.人乳20毫升,趁熱服之,即解。

方5.蘆茅根30克,水煎溫服,甚妙。或以田中稻草1把,切碎,水煎服之即解。

10.解豬肝毒

方1.飲地漿水1碗,即解。

方2.熟豬油500克,拌飯,或炒飯亦可,分做2日食盡。此2日內,勿食別物為要。

11.解野芋頭中毒

石榴葉30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用藥1日即解。

12.解蠶豆中毒

方1.桃仁、紅花各15克,赤芍、烏藥各6克,朱砂(研末衝服)1.5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服藥1~2日可愈。

方2.白頭翁100克,車前草50克,鳳尾草10克,茵陳蒿15克,水煎當茶飲。

13.解鱔魚中毒

方1.生蟹2個,打碎研末,溫開水衝服。服藥1次可解。

方2.解蟹魚毒各方服之即愈。

14.解田雞中毒

田雞原是美味,但多吃亦會中毒。特別是死後放置時間過長的田雞肉不可吃。

方1.以藍靛10克,冷開水調勻,服之即解。

方2.食鹽少許,以冷開水調勻,飲之即解。

方3.淡豆豉30克,搗爛,以冷開水衝入,取汁服,服下即愈。

方4.白馬尿飲之即解。

15.解豬肉與芝麻花同食中毒

豬肉與芝麻花同食,可使人腸胃受損,嚴重者可至斷腸。

細辛5克,黃連2.5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用藥1劑可解。

16.解狗肉與綠豆同食中毒

狗肉與綠豆同食,可使人胃腸受損,主要出現腹脹,腹痛等。

韭菜5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服藥1日見效。

17.解皮蛋與紅糖同食中毒

皮蛋與紅糖同食也可使人胃腸受損,主要引起腹脹、腹瀉或瀉痢。

檳榔30克。將檳榔燒灰存性,研為細末,溫開水1次衝服。用藥1次可愈。

18.解螃蟹與檳榔同食中毒

螃蟹與檳榔同食,可使人產生抽搐反應。

鮮蓮藕100克。洗淨,搗爛取汁,1次頓服。服藥1次可解。

19.解龜肉與薄荷同食中毒

龜肉與薄荷同食,可使人出現小腸疝氣。

桃仁25克,甘草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用藥1劑,症狀可消失。

20.解黃瓜與花生同食中毒

黃瓜與花生同吃,可使人產生胃腸反應,出現嘔吐等。

藿香10克,薄荷6克,製半夏10克,生薑10克(搗爛),水煎,分2次服。每日2劑。一般服藥1劑症狀消失。

21.解蜂蜜與生蔥同食中毒

蜂蜜與生蔥同食,可致人胃腸嚴重受損,糜爛出血等,故苗族民間素有“如要死得凶,蜂糖兌火蔥”之說。

陳倉米30克,甘草10克,米炒枯研末,甘草水煎取汁,衝米粉服,一般用藥1次即解。

22.解田螺與蠶豆同食中毒

田螺與蠶豆同食,可使人胃腸受損,出現腸梗阻等。

童小便50~100毫升。用幹淨器具接下即服。一般服用1次見效。

23.解雞肉與蜂蜜同食中毒

苗醫認為,雞肉與蜂蜜同食者易患癆病。

人乳50毫升。用吸乳器拔出或擠出,1次頓服。服用1次,安然無恙。

24.解香蕉與芋頭同食中毒

生桐油10克,頓服。服藥1次即解。

25.解木薯中毒

木薯是一種雜糧,本身有毒,食用時必須經過浸泡。

如加工不當,食後可致中毒。中毒後出現頭痛、惡心嘔吐、麵色蒼白、兩眼上視、嘴唇緊閉、四肢冰涼、呼吸急促等。

方1.生甘草60克,金銀花30克,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

方2.生蘿卜或生白菜1000克,紅糖50克。前者搗爛取汁400毫升,加糖調和,1次頓服。用藥1天可解。

26.解各種果仁中毒

水果一般隻吃肉,皮核不吃。如不慎吃果仁中毒,可出現惡心嘔吐,頭昏眼花,呼吸困難,口唇發紺等症狀。

方1.杏樹二層皮60~90克,水煎服。

方2.甘草120克,黑豆120克,共煎水服。或綠豆60克,白糖適量,共煎水服。

方3.白蘿卜500克,搗爛絞汁服。

方4.黑大棗120克,甘草20克,共煎水服。

27.解發芽馬鈴薯中毒

發芽馬鈴薯有毒,如誤食可出現心胸發熱,伴有燒灼感或疼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時可出現高燒,昏迷。

方1.綠豆50克,甘草50克,共煎水服。

方2.白蘿卜1000克,搗爛絞汁服。

28.解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應徹底燒熟煮透後食用,煮沸後應將鍋蓋打開,讓毒氣揮發掉。未煮熟的四季豆有毒,吃後可出現食道及胃有燒灼樣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頭痛,嚴重時可見抽搐及呼吸困難。

方1.地漿水1~2碗,食鹽少許,共調勻服。

方2.葫蘆茶50克,水煎服。

29.解荔枝中毒

荔枝一般不要多吃,否則可中毒,出現頭昏,腹痛並輕瀉,麵色蒼白,體軟乏力,嚴重時可突然昏迷。

以荔枝皮適量,水煎服,數量及次數不限。

30.解鬆花蛋中毒

鬆花蛋多是堿水所製,多食有毒。中毒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吞咽困難,複視,呼吸麻痹等。

生薑9克,搗爛;食醋15克,蒜頭6克,搗爛,白糖少許,共拌勻絞汁服。

31.解酒中毒

酒本是一種祛風散寒、溫胃暖身的好飲料,並具有通經活絡,祛風化濕的作用。但如過量飲用,會出現中毒(俗稱醉酒)。中毒後可見頭暈,胸悶,煩渴,惡心嘔吐;重者可出現舉止輕狂,妄語,昏迷,胃腸出血等。

方1.葛薯(鮮葛根)適量,去皮切碎,白糖適量拌勻服。

方2.枳椇子(拐棗)鮮果200克,直接服食或煎水服用。

方3.藿香15克,白豆蔻9克,鼠蘭9克,共水煎服。

(注:以上3方主治慢性酒精中毒)方4.茅梅葉50克,焙幹研末,用淡鹽水送服。

方5.枳椇子鮮果50克,水煎服。或用黑豆500克煮汁,趁熱灌下。

方6.綠豆15克,搗碎,沸水衝泡,候溫服。或用白葡萄汁加熱尿灌服,也極效。

方7.柑橘皮15克,水煎服。或大量飲用濃茶水。

方8.雞蛋2個,取蛋清服。或以新鮮豆腐塊敷在患者的胸前。

方9.甘蔗適量,搗爛榨汁服。或用鍋蓋上的水蒸氣冷卻盛入碗中,夠1碗後灌下,1刻鍾可以使其蘇醒。

方10.生梨2隻,生服。或用樟木子60克,煎水服下。

方11.生葛根適量,搗爛絞汁100~200毫升服。

方12.陳壁土或伏龍肝適量,與清水適量攪勻,澄清後取其上清液煎甘草30克,灌服。

方13.葛花60克,鮮蘿卜2500克,共水煎服。

32.解煙中毒

香煙或草煙,可提神醒腦。但多吸有害。煙中毒後

可見頭昏頭痛,胸悶,疲倦,多汗,惡心嘔吐,失眠等。

方1.濃茶水1杯,白糖適量,攪勻後頓服。

方2.用真硼砂3克,調冷水服,可立解。

方3.用清油灌之立解。

33.解蛇肉毒

用多年使用的旱煙杆,以冷開水洗出其中的煙油2~3碗,飲之即解。凡受蛇毒,飲之其味必甜,並不難飲。亦治蛇遺毒於食物內而引起中毒者。

方1.雄黃3克,調水冷服,即效。或殺白鴨1隻,趁熱飲鴨血1碗即解。

方2.蜈蚣1條,焙枯研末,冷水調服。一服即解。

如恐蜈蚣有毒,愈後1~2日服解蜈蚣毒方即解。

34.解魚膽中毒

誤食魚膽,引起中毒時,可見昏迷嗜睡,尿少便秘,全身浮腫,麵色晦暗。

方1.炙黃芪20克,澤瀉、茯苓、白術各15克,白芍10克,炙附片、桂枝各7.5克,生薑5片。水煎服,每日1劑。

方2.人參、陳皮、香附、砂仁、半夏、炮薑各10克,白術、茯苓、雞內金各9克,藿香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方3.紫蘇、金銀花、生甘草、綠豆、黑豆、赤小豆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天。

35.解鱉魚毒鱉魚,又名甲魚、團魚、水魚、腳魚、沙鱉等。

方1.飲藍靛汁即解。

方2.食鹽少許,冷開水調勻,服之即解。

方3.淡豆豉30克,搗爛,用冷開水衝入,攪動後取汁服,即愈。

方4.取白馬尿飲之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