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歸野(回家)(1 / 2)

由於韓遂的部隊被突然出現的流星嚇壞了,他們沒有雙手合十的許下一籮筐的願望,他們打算撤了,沒辦法,古代人就是信這個。

天賜良機。

董卓毫不猶豫的向韓遂等人發起了攻擊,本來西涼軍就沒了戰鬥的意思,所以董卓打的很順利,很順利的董卓很順利的取得了勝利,然後他又馬不停蹄的去幫張溫打羌族了。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人們,那就是董卓很能打外族人,比如羌族,而對於自己人,比如黃巾軍,就不行了。要麼史料上寫著“敗”要麼寫著“複大敗”反正這位仁兄對外不對內,讓人很懷疑他的動機。其實,隻要想想他從小的生活環境就一目了然了。

對於一個從小混跡於羌漢結合的地方,董卓對於羌族人的作戰習性有著很深的了解,打來打去也就那麼幾下子,沒有任何新意。而漢族人就不行了,他們都是狡猾狡猾地,不僅有什麼兵法,更要命的是那些人對於什麼是戰爭有著深刻的體會,總是能抓住你不小心露出的漏洞給你致命的攻擊。所以,你看看董卓自入主中原後,連連失敗,但詭異的是,連連失敗的董卓,卻年年高升。說白了,這是因為朝廷沒有太多的部隊所導致的。更何況,還有一個蠢人等著董卓幫忙。

而此時的董卓已經來到了張溫的部隊,並且已經擬好了作戰計劃,那就出發吧。

出發後就被圍了,但對於董卓來說,被圍的意思,無非是跟外界不能溝通,衝出去就得了。然後他用建壩蓄水等騙術騙過了敵人,然後成功逃脫。他究竟是怎麼用的這些騙術,我也很想寫,但史料上沒有確切記載,寫了難逃誤人子弟之嫌。

就這樣,打了勝仗的董卓風光的回去了。不風光不行,因為參戰的部隊有六個,唯獨他的軍隊毫發未損,且打了勝仗,於是如此出眾的董卓,變得高調了起來。

一次張溫召見董卓時,董卓不僅晚到,而且去了也不怎麼搭理張溫。這不難理解,我是提著腦袋才得到了現今的地位,你不過是讀過兩年書,怎麼讓我服你?然而,董卓並不知道,這次去見這個他瞧不起的書生時,卻和死神擦肩而過。當然不是張溫想殺他,而是另一個人想殺他——孫堅。

後來的董卓知道了這件事,於是梁子算是結下了,既然你想殺我,那麼我也隻能把你殺掉了,六年後。

這邊吵吵鬧鬧,那邊風景獨好。風景獨好的,是曹操,其實,也不算太好。

前麵說了,打敗黃巾軍以後,曹操做了濟南國國相,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山東省的中部。

當時的濟南國是河間府劉利之子劉康的管轄地,所有的賦稅都歸濟南王享用,而國相一職則負責一切行政管理。也就是說,你幹活,他享用,是個兩頭受氣的官職。做得好,功勞是劉康的,做得不好,黑鍋是自己的,所以以前的國相來了之後,都是敷衍了事,兩頭討好,誰都不得罪,到了任期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