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荀彧和郭嘉(1 / 2)

事實上,曹操的感覺是正確的,因為白繞確實不簡單。

此人是從最底層的小兵幹起,一路砍人,提著人頭摸爬滾打出的經驗,絕非普通純粹靠關係走後門的人比得起的。

而且,就在曹操暫時離開濮陽,打算自己進攻其大後方的時候,白繞也想到了這個計策——進攻曹操的後方濮陽。

兩個同時想到同樣計策的將領,現在能比的不是誰的人多,而是速度——快一點,比對方更快一點,勝利的幾率就會比對方多一點。

於是,白繞率領六千騎兵,不顧一切的向著濮陽進發了。

曹操徹夜未眠。

他倒不是擔心自己留下的這點人手夠不夠,而是擔心白繞不來。

夏侯惇已經準備就緒,曹仁業已埋伏妥當,隻等他們之間約定的信號——火光了。這一切,曹操都知道,隻是不知道白繞會不會來這裏——與自己決一生死,或者活下去,創造一番聲勢,或者就此死去,歸於永恒。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證明了曹操的擔心純屬多餘。

天,終於亮了起來。

望著天邊漸起的魚肚白,夏侯惇終於鬆了一口氣,隨即便開始緊張的部署。

淩晨,本就是萬物開始複蘇、複活的那一刻,然而,一千多年前的那個清晨,當曹操下達軍事圍攻的那一刻,早已沒了盎然的勝機,剩下的隻是黎明之前那死一般的寂靜。

當夏侯惇逼近黑山軍後方的時候,卻莫名的發現,留守後方的巡邏隊早已不見,隻剩下了幾個老弱病殘。

這些人本就不是為了玩命參加起義軍的,但凡有口飯吃,沒人願意幹這種隨時丟命的活計。

所以,這些人本能的放下了自己的武器,並為自己的敵人——夏侯惇指明了自己人的去向——家眷帳房。

這些起義軍,大都有家室,也大都是青壯力,正值燥火難耐的年紀,哪裏顧得及巡邏?

這也正中了夏侯惇的下懷。

於是,夏侯惇幾乎在沒遇到任何反抗的情況下,將黑山軍家眷全部俘虜,卻沒有殺掉,因為曹操命令他,這些人留著有用。

而黑山軍將領,白繞同誌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

當他決定進攻濮陽的時候,已經慢了曹操一拍。不過沒關係,現在追去還有勝利的可能。

隻是,這種可能在一座橋前麵,徹底變成了絕望。

說來,這還得怨白繞自己。

本身,這座橋就是在白繞自己的地盤之內,就在那天晚上,曹操揮軍回濮陽的時候,遇到了這座橋。

也就是說,這座橋是通往濮陽的唯一通道。曹操自然察覺到了此處的關鍵所在,於是命人燒掉這座木橋——當然是在黑山軍過了大半的情況下,並同時指示部將,堵住未過河的黑山軍。

這個執行命令的人,也是位猛人——夏侯淵。

而當白繞率軍走到這裏的時候,也明顯的感覺到了這座橋的關鍵性,為了徹底斷絕曹操可能有援軍的意外情況發生,他也決定燒掉這座橋。

隻是,意外還是發生了。

正當白繞興致勃勃的期待勝利的時候,對岸忽然出現了一彪人馬,這正是夏侯淵率領的部隊。

一時間,火箭、士兵、馬匹縱橫交錯,戰勢亂得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

白繞軍楞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直接衝了過去,打算魚死網破。

有時候,魚死是可能的,網破就別想了。

正當這些人走在(馬匹欲火不前)木橋的正中時,由於木橋年久失修外加明火起燃,禁不起這些人的踩踏,於是,整座木橋忽然坍塌。

橋上,都是黑山軍的部隊。

不過萬幸的是,主將白繞率領一小撮部隊還是衝了過去。

不過,“萬幸”這個主語,是相對於曹操來說的。

當白繞成功跨過早已倒塌的木橋時,還未來得及感謝上帝,便見到了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