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迷茫而產生恐懼,又因為恐懼而產生迷信。為了自我安慰,炮製出一次又一次的所謂讖言。
有個子曾曰:敬鬼神而遠之。有個人便說:敬讖言而遠之。
秦王迷信,助長了術士的一時之風,並被術士拿來當笑話看:此處,皇帝傻,錢多,速來。可這事兒有時候又不得不信。全天下人都信,就你不信,好比一個正常人在精神病院。因此,這種事君王還是很重視的。
比如劉秀。此人無論軍事還是文采,都不輸於唐宗宋祖。但其迷信程度,甚至高於以上二位。
劉秀小時候便被有名的“望氣”者,蘇阿伯斷言:此地生人,富貴不可言。後,又被其同學成為“口角”之相。等在大一些,更了不得。前兩者還遮遮掩掩,讓你去猜,但讖言就直接了:劉秀當為天子!如此赤裸裸的表白,明顯讓劉秀怕怕了一陣。他這一輩子,是活在讖言中的一輩子。
如此癡迷的劉秀,終究想不到,在自己仙逝還不到兩百年的功夫,便有人打起了他曾經的位子——皇帝。所用手段,便是他劉秀擊敗蜀帝的方法——讖言。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段故事,無論這個故事自己是否歡喜。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這些故事都曾深深地影響過自己,並且導致了人生軌跡的轉變。
對於袁術來說,他身後的故事,是他的字:公路。
他曾無比堅定的認為,自己的故事是個喜劇。隻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開頭確實是一幕喜劇,過程卻是一出驚悚劇,當然,結局更是一場悲劇。但從後人看來,那其實是一次鬧劇。
讓我們回到開始,那一幕喜劇的開頭。
孫堅已經得到了玉璽,激動地他並未失去理智。他清楚的知道,這塊玉不僅象征著身份,同時也預示著災禍。因此,為了妻兒老小的安全,孫堅讓手下緘口不言,否則後果嚴重。
但,世間除非人死,秘密才會消亡。既然有人活著,透出口風在所難免。
袁術聽聞,頓覺這是一個機會——走向權利頂峰的機會。於是,將孫堅的老婆綁架,逼其交出玉璽。如此無恥的行為,便是起源於一句讖語——代漢者當塗高。
每次想到這句話,聞風都會頭痛不已。因為後人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將這句話搞得亂七八糟、烏煙瘴氣。不過,萬幸的是,幸虧沒有興起類似“紅學”的學說,否則.。
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前麵很好理解:代漢者,也就是說取代漢王朝的人。關鍵來了,當塗高是什麼意思?意思是,沒意思。
有了前麵解說的什麼是預言,想必大家對於這句話早已了然於胸。雖然據史載,此讖言興起於漢光武年間,至今早已兩百餘年。但如同劉秀一般,憑著一句讖言,後世之人便可底氣十足的對江山予取予求。隻是,真正天下大亂的時候,還是沒有人敢拿著這句話去公然稱帝。原因很簡單,大家不明白“當塗高”是什麼意思。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簡單,但不怕被毒死的人卻很少。因此,袁術兄成功的榮登了這個榜首,成為了第一個敢吃螃蟹並且被毒死的人。
那麼,又是什麼給了他這個膽量?
在袁術的思維裏,漢末所傳的“代漢者當塗高”裏麵的“塗高”是指他袁術。為什麼呢?因為在人們的認識裏,“塗高”就是高大的意思,而袁術的字又是公路,因此他認為,自己不當皇帝簡直是法理不容、暴虐天物。更重要的是,玉璽在自己這裏。於是,袁術替上帝做了一次主,私自認為這是天命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