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是時候跟呂布訣別了。
不,應該說是永別。
現在回憶起來,呂布不禁扼腕歎息。看著城池內的水位一點一點漲高,看著將士們的信心一點一點消失。他知道,自己混得時間長了,該是還的時候了。
三個月前,曹軍率軍前來。在呂布看來,下邳城牆頗厚,不是曹操想要攻下便能攻下的。況且,還有袁術做自己的援軍。於是,信心滿滿的呂布開始跟曹軍對峙。不曾想,從九月到十二月,三個月的時間,曹操一直在跟自己死磕。
曹操沒想到退兵嗎?不,當戰事進入膠著狀態的時候,曹操將我從下邳喊來,商議是否退兵。
我清楚曹操的意思,荀彧、郭嘉也清楚。曹操是因為害怕戰事一旦對自己不利,後方根據地將會不穩,別忘了,張繡一直在自己的後方顯擺。但郭嘉和荀彧主張曹操不能放棄,若要現在放棄,不如不來,事情做了一半,即便不能勝利,堅持下去,也不會敗得多慘。
曹操聽聞,曰:善。
就這樣,呂布的性命提早釘在了十字架上。
呂布手下被圍困兩個多月,不僅肚腹空空,而且還得忍受隨時丟掉性命的恐懼。他們憤怒了,憤怒陳宮為何對抗曹操,憤怒呂布為何聽從陳宮的計謀,憤怒這該死的戰爭為何遲遲不能結束。
幾人商議,隨即振臂高呼,其他人響議,將陳宮捉了,開門投降曹操。呂布也算仁至義盡,看大勢已去,命令左右將自己看了,以便邀功。左右舍不得,呂布歎口氣,走出城門,投降了曹操。
見麵後,呂布對曹操說:我們這些將領,起早貪黑,用人頭換軍功,為皇帝打工。從不敢貪圖享受,任勞任怨,還得隨時提防對手的智謀。有軍功了,是托皇帝的鴻福,打敗了,是自己的愚蠢。頂三九冒寒天,掙一二糊口錢,終落得兔死狗烹,不留全屍。皇帝總有新寵,不念舊人。看在曾有患難與共,能否留我之用?
劉備聽聞,冷哼一聲:二十一世紀之戲子言論,豈能於此信口!
曹操聞言,問劉備:豫州認為如何?
終於輪到了自己,劉備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讓自己激動的心情稍稍平複。他在每個輾轉難眠的夜裏,都念念不忘著呂布。是的,就是這個人,將本是自己徐州牧的位置搶走了。就是這個人,曾兩次欺辱自己。就是這個人,吃裏扒外,不念恩德。是他,是他,就是他,我的老敵人呂布!
恢複平靜的劉備,淡然的說出了一句:難道,明公忘了董卓跟丁原?
曹操點點頭,是的,我怎會忘記?
呂布聽聞,腦子一懵,他知道,劉備這是將自己往絕路上趕!於是大聲罵道:大耳兒,你最無義!
呂布到死都在埋怨劉備,認為是劉備將自己害死。他卻不知道,自己最大的缺點,便是曹劉最大的優點:懂政治。正是因為這個缺點,才將自己害死的。
呂布,一代梟雄。其名也狀,其武也威。然而,他終究不適合在亂世生存,不過是亂世低到塵埃的一粒種子,在塵埃中開出花來而已。他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這是他的悲哀,也是大多數人的悲哀。
跟呂布乞憐相反的,倒是陳宮。
不管怎麼說,曹操與陳宮都是朋友,兩人發生過友誼。因此,曹操希望陳宮能夠投降,為自己服務。卻不曾想,陳宮對於這個老朋友的勸說不屑一顧,一心求死。曹操見他堅持,便不再勸說,將其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