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美人問(中)(1 / 2)

?可悲可歎的美人們,依舊憑借自身的樣貌,成為男人爭奪天下的資本之一。

臂如,周瑜口中的大喬、小喬兩位姐妹。

二人如何美?惜字如金的陳壽,???給出了答案:國色。

所謂國色,大抵上就是“此女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的意思。?

關於大小二喬的資料,已經被說濫了,也就不整理了,大多數人認為,美女愛英雄,二喬愛孫、周也合乎情理。?關鍵問題是,孫、周二人在迎娶大小二喬後,關於她倆的事情,為何再無後續?也就是說,為何二人在三國史上隻是驚鴻一瞥,留給後人一團模糊的背影?

?研究曆史我們發現,但凡某一人物被史官粗略一記,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

?一,此人是次要人物,於曆史發展中所占位置比較輕,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若無此人,則顯得事件不合情理。這類人物最多,如呂不韋逃難時,曾賄賂六千金的守門小吏。

?二,此人或為某一人物出謀劃策,或著書立說。總之,就是一個對曆史發展,起到一定作用,但並不具備影響曆史的人。這類人也比較多,如尉繚子等等。

?第三種,比較特殊,刺客或?間諜。為此,太史公還給前者專門立了一個《刺客列傳》,以記下他們曾經的流血付出。但是對於間諜,留給史官的,隻有一個選擇:諱莫如深。

?顯然的是,大小二喬不是第一種,那麼,是不是第二種呢?

我們還是從現有的資料說起。

孫策得知宛城中有美人,絕對不是攻下宛城後知道的。古代不是現代,人口本身就稀少,如果哪家女子生的美豔而不可方物,方圓幾裏之內,肯定會有人踏破門檻求親的。??既然不是攻下宛城後知道有美人的,那麼,孫策為什麼還要發問周瑜?

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來說,唯一且合理的解釋是,這句話的潛台詞是問周瑜:我們要不要“得到”大小二喬?

“得到”一詞,之所以掛上引號,是因為強占也是得到,自願獻身也是得到。至於孫策如何得到大喬的,恐怕屬於前者。原因,就是孫策迎娶大喬後,跟周瑜說的那句話:“喬公二女雖琉璃,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翻譯成現代語言後,孫策的這句話,顯得不那麼正義淩然,猥瑣意味很濃:“你看,喬公的兩位女兒雖然漂亮,但咱倆也很英雄啊!也該著讓他沒事偷著樂了吧?”很有些潑皮無賴在強行與女子發生關係後,那種不屑的口氣:“老子上你,是看得起你!”

?你看看,這都什麼混賬邏輯?

當然了,此時的孫策勢頭正猛,心中波瀾,又得美人相伴,所以有些得意忘形也是在所難免的。但從研究曆史的角度來看,孫策的這句話,完全暴露了女方父母的反對態度。

??喬公與孫家的關係,從史料記載來看,貌似還不錯,喬公與孫策的父親孫堅,有些往來,並約定過兒女親家。假如這條史料是真的,那麼,喬公反對,隻有一個合乎情理的解釋:害怕女兒不幸福。

倒不是害怕孫策對女兒不好,反正三妻四妾對於古人來講,是具有法律效應的。既然不是害怕這一點,那就隻剩下了一點,害怕女兒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