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撤退(1 / 1)

轉眼就過了一周,奶奶突然對夢智說,“你們要到夢都的最南端的竹子林去,找那竹子林主人聖姑,她可以給你們解藥.”

第二天,夢智就帶著瓊芳開始出發前往竹子林去了。這兒四季如春,尖尖的竹筍,正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充滿著生機。葉與葉之間絲絲的透著陽光,像星星的光亮撒在草坪上,不時發出唆唆的響聲。

離他們不遠處是一個小院,周圍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籬笆。.山霧飄浮在竹林間,有鳥兒不時的啼叫,在他們站的那條小徑上,四處長滿了美麗的蘭花,小路彎曲直伸到不遠處的籬笆口。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門前,夢智叫了幾聲,沒有回應,於是他們決定進去看看。院中有迷霧籠罩,顯得很是神秘,卻又死一般的寂靜,頓然令人毛骨悚然。

夢智接著喊了幾聲,可仍然沒有回應。他們便四周走開來,許久卻連個人影都沒見著。不久月亮就爬到了竹子頭上了,忽然一陣大風吹來,竹林發給出了嘩嘩的聲響,忽而又馬上停止了,凝結在空氣中。

夢智感覺有人在跟蹤,但是四處看依然沒有影蹤。走了一天也累了,於是他倆便背靠而睡了,半夜不知從哪兒隱約傳來一陣陣悠然的琴聲。

那聲音清雅而又帶著絲絲的悲傷,讓人感覺到無盡的空虛與無助。不久旁邊的瓊芳也醒了,她問是誰在彈琴,智也搖了搖頭。在這種地方誰會在此彈琴呢?他們都這樣想。

於是他們起身去探過究竟,跟隨著琴聲的指引他們來到了一個小亭前。說來也奇怪,白天他們四處都看過了卻沒有發現過這裏有個亭,而且對麵還有個這麼大的湖。在月光下,湖水閃動著,湖中浮滿了荷葉,有許多含苞的荷花露出了水麵。

小亭中央擺著一台珍稀的琵琶,旁邊坐著一位頭發金黃的婦人,滿頭金發在微風中拂動,遮住了她大邊臉。她的雙手在琴弦上跳動,熟練地撥動著手指,從指尖中流露出一種無盡的空虛。

夢智和瓊芳走入了小亭,智很有禮貌地問:“前輩,打擾一下,我能跟你打聽一下這裏的主人....聖姑嗎?”

隻聽見,琴聲停止,伴隨著的是空中發出一句,“你們找她有事嗎?”

“有事相求,我們中了毒,聽說此毒隻有她才會解.”夢智說。

“你們還是回去吧,她不會見你們的,更不會給你們解毒,你們的生死與她無關.”那人回答.

隻見瓊芳向前走去,來到了那人旁邊,停了下來,恭敬地說:“前輩,晚生見你琴藝出神入化,定是位高人,晚輩有幸遇上不知是否能指點一二呢?”

此時隻見那人輕輕地起身把座位讓了出來,瓊芳很有禮貌地謝了。坐下不多久,隻見她的十指在琴弦上撥動,一時間優美絕倫的琴音在四周飄散開來。時而如高山流水,時而如故友相見時的歡快,時而悲淒萬分,讓人欲歡欲悲,忽又宛轉悠揚,異常的寧謐,曲終而意未已,音在湖麵貼水而徑,穿越蒼穹。

隻見那人先是顫動一下,然後又定了定神,問道:“此曲是何人所作,又是何人傳授給你的?”

瓊芳笑了笑說,“在下無知,隻是稍稍偷學皮毛而已.”

女人卻追問道:“作曲人是誰,你怎麼認識他的?”

瓊芳心裏想道:“莫非此人認識不滅?不如趁此機會來探一下聖姑的消息.”於是便說,“我師傅他老人家和聖姑有舊交情,你自己去問下聖姑吧,她肯定會知道的。”

那人想了想然後說,“好吧,我知道你們想見到聖姑是吧,她就在竹林外麵架了間小屋,但她行蹤不定,是否能見到她,那就看你們的運氣了。”

瓊芳拜謝了之後,便要離開,那人卻說,“姑娘請留步,你還沒有告訴我作曲人是誰?他現在在哪?”

“哦,我說過是偷學的了,是在惠山的洞壁上看到的。”這倒是真的,瓊芳記憶力超凡,過目不忘,當初在惠山看到後,覺得是段神曲,就記了下來。

“惠山,你們去過惠山?”女人好奇的問。

“對阿,前幾天去過,就是在那裏我們中了毒,現在前來求藥的.”瓊芳回答道。

“什麼?你們中了毒?情毒?”女人出乎意料的說。

給讀者的話:

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我好好好加油寫的。你們的支持才是我小鑄二代寫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