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甄逸神色未變,倒是一側的陳到噗通跪倒拜道:“陳到跟隨甄公數年,數受提攜,深受恩典。恩情今日願以一死相還,但求將軍放過甄公。”甄逸聞言心中懊惱:隻怪自己疑心作祟,妄聽小人之言,想不到最後還是被誤罪的部下最為忠心。
黃粱聞言心思電轉,故作慨然道:“叔至之命非我可取,卻是需我二弟首肯才行。”
楊雄雖是粗心急性之人,卻也聽出其中門道,接口說道:“若要釋放甄縣令,以叔至之命相換也不是不可。”
甄逸急欲阻攔,卻見陳到就地重重磕頭道:“今日之後,陳到不能再隨大人左右,還望大人保重!”言畢,便要尋要兵刃自盡。
楊雄將其攔住,嘿嘿笑道:“我要叔至之命,卻並非現在就取。是生是死,需是我說了算,我若不取,你不許死,隻能隨我左右。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叔至可不許反悔。”
陳到聞言不由愕住,他可沒想到看似豪邁直率的楊雄竟然也是話中下套,一時間進退兩難,但他終歸是忠厚之人,話已出口便必信諾,思慮再三後還是應承下來。楊雄自然大喜不已,這可是他第一員部將!
甄逸見楊雄並非真心要取陳到性命,也是不由鬆了口氣,他也不想這位忠厚部將為了救自己而就此枉送命。
黃粱眼見楊雄如願以償收獲部將陳到,也是大喜不已,當下將甄逸並他妻兒老小盡數釋放,又贈予馬車錢糧,任其歸去。陳到卻是一路將舊主送至城外,讓楊雄嫉妒不已。這事兒可讓黃粱雷揚兩人笑話不已,說他為女人吃醋就算了,居然為了個大男人犯了醋勁。
話說甄逸從上蔡脫身,卻不敢前往平輿,前番就怨不得,如今失城丟兵,隻怕太守趙謙還要責怪。思來想去,不如往北去投汝陽袁門,袁氏名望著於四海,而自己也算半個袁氏門生,至少能有容身之地。
上蔡戰畢,黃粱的黃巾軍距離汝南郡治所——平輿城便僅有一步之遙了。如今黃粱已將刀、槍、弓、騎四個兵種掌握,其中槍係兵種甚至還有二階的戟兵,可謂豐富多樣;而麾下兵卒也是有所增長,因為陳到的原因,俘虜士卒盡皆歸納,此戰一過,全軍總數已增至3300餘人。此外得了上蔡府庫的補充,糧草也是充盈。兵精糧足,良將在手,正可謂春風得意,攻克平輿似乎也隻是理所當然。
※※※
汝陽城,袁門處。一人已在門外久候多時,“四世三公”的袁家名傳天下,果然不是可以輕易見到的。排在門外求見的人物多不勝數,高冠文人、健達猛士、仗劍俠客,三教九流,無所不有。
長長的隊伍已經排至外街,還好自己來得也算早,不知道會是誰接見自己?此時他的眼睛閃過一絲暴戾神色,雙手緊緊攥成拳頭,似乎在壓抑著什麼恨意。
“此仇不報非君子!”從他的牙縫中冷冷地發出低不可聞的聲音。——————————————————————————————————————————不知道明天有沒有時間碼字,後天就要出發去泰國了,要29號才回來。我說我會順便找找接下來要寫到的十常侍的靈感,你們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