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計定荊州(1 / 2)

嚴輿統一了整個江東,除了得到江東的人口土地之外,同時也得要解決江東的各種隱患。比如說剿不完的山賊,比如說與別的勢力之間的磨擦。

本身嚴輿是屬於袁術這個大集團下的勢力,而袁術與荊州的劉表之間關係一直都不怎麼好。而嚴輿至從得到豫章之後,便是與荊州接壤了。

荊州是劉表的地盤,而此時劉表的主要敵人就是袁術。所以劉表當然不能讓嚴輿在江東安心發展,所以便是讓自己的侄子劉磐到了長沙,與黃忠一起鎮守攸縣。

劉磐為人驍勇,而且作為劉表的親侄子,他到長沙可不是隻是為了鎮守一縣而已。在嚴輿與劉繇爭奪江東主權的時候,劉磐便是趁機攻入豫章,在艾、西安諸縣大肆破壞。

後來劉繇幫助嚴輿降服豫章,嚴輿自然不會任由劉磐在自己的地盤上亂來,所以便是派了太史慈前往豫章搞定劉磐。

不過劉表也隻是讓劉磐去阻礙嚴輿的發展,劉表坐擁荊州,但其實沒有更大的野心。所以對於嚴輿來說,豫章之亂其實不過是小患,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解決山越的事情。

隨著秋季來臨,糧食也到了豐收的季節。在江東大部分地區都喜迎豐收的時候,躲在大山裏麵結寨而守的山越卻很是頭疼。

雖然能夠生活在寨子裏,但寨子裏空間畢竟有限,平時耕作還是需要在寨子外麵進行的。而現在,許多寨子發現當作物成熟之際,周瑜竟是派遣大量軍隊搶收自己的糧食。

若是平常,山越定然會聚集在一起反抗。但現在有著藩籬遮擋,各處堡寨的山越無法合兵一處。單獨出去除了送死之外也沒有什麼作用,所以他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辛苦勞作的成果被搶走。

辛辛苦苦一年,結果卻被別人搶走,心中悲憤自不必說,但是最關鍵的是,如果沒有這一季糧草,他們要怎麼活下去?

山越族人也是有出寨想要搶奪糧食的,隻不過周瑜早有防範,凡是出來搶奪糧草的基本上都沒有回去。其餘山越族人見狀心中更是淒涼。

各處堡寨其實都還有些餘糧,但是這些糧食根本不夠一個寨子裏的人度過一個冬天。何況到了冬天,連打獵也變得困難,想要熬過去根本不可能。

所以,漸漸有人出寨投降。尤其是隨著冬天的臨近,投降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甚至舉寨投降的也不在少數。

而此時江東諸將才是明白嚴輿為何要他們搶修藩籬,原來竟是如此一招釜底抽薪。

“安邦此計甚妙,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發交,其下攻城。安邦此計,便是勒住了山越之咽喉,使得他們自己出來投降。”糧草搶收完畢,已經不需要周瑜時時在那裏坐鎮了,所以周瑜早就是回到了建業,留下來的守將隻需要守好藩籬,等待山越自己來降便是。

嚴輿笑了笑,老實說,這釜底抽薪的辦法其實根本不是他想出來的。這本來是吳國神童諸葛恪平定山越的法子,他隻不過是又進行了一次竊取而已。

“我料那些山越族人沒有足夠的糧食過冬,即便是有,最多也隻需兩三年便可讓他們乖乖來降。至於那些無人的寨子,還是盡早毀掉。”知道不是因為自己厲害才做成此事的,所以嚴輿一點驕傲都沒有,隻是平靜的說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而在周瑜看來,嚴輿這卻是處變不驚,居功不傲,心下點頭說道:“這是自然,如今已經有近十萬山越出山,我已經責令朱桓從中挑選精壯成軍,大約能得三萬兵。”

“先前便得一萬,如今又有三萬,加上之前劉繇與子義收編的兩萬兵馬,不過一年,便得六萬大軍。加上我們本身的三萬,已經有近十萬大軍,公瑾,你說接下來的路,我們應該怎麼走?”嚴輿的發展是迅速的,從幾年前以白身與幾千軍卒起家,幾年見便是官至州牧。

而嚴輿剛剛回到江東之時,手下也不過隻有數千兵馬,支持他的也隻有盛憲掌控的吳郡。而他利用大婚試探八方,又出奇兵攻占建業,收編丹陽精兵才算是勉強在江東立足。

隨後韜光養晦,練兵二戰劉繇,才算是一統江東。隨後用了一年的時間解決山越之患,至此才是擁十萬之兵,成為不弱於冀州袁紹、淮南袁術、荊州劉表、西蜀劉焉的一方軍閥。

此時,甚至連曹操都無法與嚴輿比擬,嚴輿總算是完成了**絲向高富帥的轉變,想到這裏,嚴輿心中才是有了些許的激蕩。

尼瑪!**絲終有逆襲日啊!

懷著這樣的心情,嚴輿向周瑜詢問接下來的發展路線。其實嚴輿心中是有一個大致的發展線路的,隻是如今曆史已經有了不少的改變,嚴輿不知道自己等待的契機還會不會有,所以他必須要做好兩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