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效果初顯(1 / 2)

最後,留下來入學的足足有八百士子。當然,八百士子的學識不可能相同,所以必須要經過考核之後分不同的班。

嚴輿初定是分天地玄黃四班,黃班就是初級班,真的就隻是粗通文墨而已。識字,讀過幾本書,說起來這一次前來參加的水平大部分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黃班倒是沒多少人,總共加起來也不到一百人。

玄班算是中級班,已經粗通儒家經典。其實自獨尊儒術以來,儒學吸納了百家思想,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儒學。玄班士子可以自行選擇一部或者幾部經典學習,反正嚴輿找打了足夠多的儒者,按照各自擅長的分開講課,玄班士子想聽誰的就聽誰的。這就有點想後世大學,鼓勵自學。到了這裏,嚴輿不經想起自己前世讀的大學,對於那個學校,嚴輿隻能嗬嗬……

地班算是高級班,為這個班級講課的就不再隻是做學問的儒者了。嚴輿會讓他麾下的各級官員前來講課,所教授的全都是實務。並且這講課的並非一定是高級官員,許多經驗豐富的初級官員嚴輿也會讓他們來講課。主要是為了提高士子的實務能力,隻做學問的可以有,但絕不是嚴輿所需要的。

天班就是已經學有所成的士子,晉入這個班級已經可以被分派到吳郡各地提前實習積累經驗。等科舉的時候再回來考試,如果考上便分配到各地,如果落榜便等待下一科。

安排天班是為了那些本來就已經學有所成的士子,這些人入太學,沒什麼好學的,嚴輿不可能將他們扔在那裏發黴。

當然,這種人很少,非常少。八百多人裏麵,也不過就有那麼三五人。但是,嚴輿見到這三五個人的名字,腦袋頓時就懵了。

諸葛瑾、魯肅、顧雍、龐統,我了個去,這是何等星光閃耀的陣容?!

諸葛瑾不必說,諸葛亮的哥哥。後人形容諸葛家三兄弟,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蛇。這諸葛瑾便是其中之虎,才幹就算比諸葛亮差一點,但怎麼都不可能差到什麼地方去。

魯肅則是周瑜病故後接任吳國大都督的人,吳國四任大都督,沒有一個是簡單的角色。三國演義中將魯肅刻畫成了一個唯唯諾諾,幾乎算是諸葛亮跟屁蟲一樣的角色,這完全就是對魯肅的侮辱。

魯肅家中很有錢,算是地主。當時社會動蕩,土地兼並非常的嚴重。魯肅卻不僅沒有大肆兼並土地,反而是散盡家財,聚眾習武。很多人都笑魯肅傻,但那些笑的人其實才是傻瓜。因為魯肅早早就看明白,天下要亂了,再多的土地,別人兵將一來,都是別人的。沒有實力卻懷有美玉,這便是罪過。

後來果然有山賊到魯肅家鄉,周圍很多縣的很多地主都被搶了,唯獨魯肅家安然無恙。這個時候,那些曾經笑過的人才明白了魯肅的聰明之處。擁有這樣的眼光,又能夠率領青壯抗擊山賊的人,怎麼可能是一個唯唯諾諾的跟屁蟲?

而之後孫劉之所以能夠擊敗曹操,可以說魯肅的作用並不弱於諸葛亮。俗話說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魯肅的光芒雖然全被周瑜跟諸葛亮搶走,但這並掩蓋不了他的才幹。

至於顧雍,這麼說吧,三國裏麵治國之才最為出色的毫無爭議的兩個人,一個是蜀漢的諸葛亮,一個曹魏的荀彧。而顧雍便是能夠跟兩人比肩的超級治國人才,在吳國為相十九年,以德輔政,多進良言,使東吳邦內清肅,國富兵強。可以說,東吳立國,與顧雍的貢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龐統嘛,其實不必介紹。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本事經過後世千年認證,絕對的好品質,保證不坑。

看到這四個人,嚴輿心中那個激動啊。尼瑪,有了這四個人,至少二十年內不愁沒有可堪大用的人才啊。

顧雍是丞相之才,龐統是王佐之才,魯肅是將帥之才,諸葛瑾就算是差了一點,但是別忘記諸葛瑾有個神童兒子。若是好好培養,那又是一代相才。

想到這裏,嚴輿不禁淚流滿麵。現在他手下的文臣以張竑、張昭為主。然後就是韓浩、周昕、虞翻幾個人,至於別的連能叫出名字的都沒有了,典型是武強文弱。

現在有這幾個人加盟,終於是能夠平衡一下江東文武不均的局麵了。

作為從八百士子裏脫穎而出的四人,嚴輿當然是要親自接見一番了。如今這幾個人都還年輕,尤其是龐統,才十六七歲,言行舉止雖然不凡,但也還有兩分稚氣。還有,龐統確實長得有點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