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1 / 2)

嚴輿反間蘇飛本來隻是順手而為,後來混進武昌的探子得知蘇飛與黃祖不合,這才是想要要策反蘇飛。說起來,來自後世的嚴輿非常注重諜報,所以一開始就建立了一支專門的間諜隊伍。

這支隊伍的來曆其實有些巧合,如今吳郡的茶園已經擴大很多了。茶葉也成為了江東一大經濟作物,而來往於各地的茶商自然也就成為了嚴輿的眼線。

由於茶葉廣受士大夫階層的歡迎,所以來往於各地的茶商接觸的人都是士大夫階層。也正因為如此,出入各地都比較輕鬆,這就更為嚴輿成立這支混雜在茶商裏的諜報隊伍提供了條件。

當然,知道這支諜報隊伍的人很少。現在,這支諜報隊伍是由嚴華擔任。嚴華本來就是嚴氏家仆,以前還為嚴輿帶兵,但是後來嚴輿手下將才多了起來之後,嚴華的能力就有些不足了。

但是嚴輿對嚴氏的忠心毋庸置疑,正適合來幹這種事情。

這支諜報隊伍暫時滲透的隻是荊州與淮南諸郡,畢竟與嚴輿接壤的主要就是荊州的劉表跟淮南的袁術。其餘幾州,嚴輿也就隻是打探打探消息。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嚴輿要隨時掌握天下大勢。

當然,嚴輿現在最關鍵的還是解決荊州的攻勢,天下大勢暫時是管不了的。所以,在得知了黃祖與蘇飛不合之後,嚴輿想了想便是把這件事告訴了周瑜。他身邊實在是抽不出什麼人手,而且這些人曝光率也蠻高的,不太適合幹這種事情。

老實說,本來這些事情是應該由嚴華去辦的,但是,嚴華的能力有限,所以嚴輿就讓周瑜找人前去策反蘇飛。

不過嚴輿手下沒什麼人,周瑜手下也沒有什麼人啊。就在周瑜苦思讓什麼人去的時候,魯肅卻在偶然之下得知了這件事情,然後,魯肅主動要求前往武昌策反蘇飛。

魯肅跟了周瑜一段時間,周瑜也知道魯肅還是有本事的。隻是到底有多少,周瑜還沒有底。要不要把這件事情交給魯肅?

拿不準主意的周瑜問了問嚴輿,嚴輿還是相信魯肅的。既然嚴輿都發話,周瑜便是將這件事情交給魯肅了。

到了武昌之後,魯肅並沒有著急接觸蘇飛。要拉攏敵人陣營裏的人,除了對方有意向之外,還需要拿出足夠的好處。

而一個戰敗的江東明顯不可能讓蘇飛背叛劉表,因為根本拿不出足夠的好處。魯肅明白這一點,但是當江東那邊傳來蒯良被擒,叛亂被鎮壓的消息後,魯肅知道機會來了。

如今深夜到了蘇飛府上,又說了些話,現在就是見證奇跡……不對,是見證成果的時候了。

蘇飛沉默,沉默意味著思考。權衡利弊,當然,不僅僅是這些東西。蘇飛對於荊州集團多少是有點感情的,他出身低微,若不是黃祖提拔他,他至今也隻是個大頭兵而已。

當然,感情這玩兒對一個人的影響根本說不準。古有衝冠一怒為紅顏,但對於有些人來說,感情就是個屁。當然,這些都不是蘇飛,最終蘇飛還是開口了。

表麵平靜內心有些著急的魯肅聽到黑暗裏傳出一個聲音:“我……”

……

跟嚴輿交戰真的很痛苦,穩紮穩打,不給敵人任何機會。尤其是這家夥得勢不饒人,得了便宜還賣乖,一直逼迫劉表跟他交戰。使得荊州軍軍心動蕩,好不容易才是緩過氣來。

但總歸是緩過氣來了,畢竟軍隊數量較多,劉表慢慢又掌握了主動。戰線前壓,嚴輿見到荊州軍士氣恢複也不想跟劉表硬拚。

劉表家大業大的,這一戰就算敗了,但是估計仍然能夠堅守相當久的時間。而他一敗,就沒有任何機會了。原本嚴輿境內就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是這裏一敗,可真不知道怎麼收拾局勢了。

嚴輿退守柴桑,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我軍總算是恢複士氣,如今主動權仍然在我軍手中。”劉表有些得意的看著帳下眾將,之前勸劉表撤軍的不止黃祖一個,現在挽回頹勢,劉表自然是有揚眉吐氣之感。

黃祖等將領見狀也不好說什麼,隻是低著頭不說話,而一些人則是趁機一頓馬屁拍上去,拍得劉表好不高興。

“主公,如今雖然挽回頹勢,但卻也隻是如同當初一樣對峙。下官有一計,或能打開局麵。”現在的情況雖然比之前好,但是仍然是無法決勝,在帳議結束之後,黃祖便是向劉表獻策道。

劉表也明白現在這麼僵持下去卻是是拿嚴輿沒辦法,大軍來到柴桑已經兩個多月了,一點進展都沒有,所以收斂了得意的心情說道:“何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