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 / 2)

劉德旺得知劉德玲正在給劉玲物色對象,心裏就覺得有些不踏實,他知道劉德玲的眼光是有問題的,因為有一個事實已經驗證了他的看法。

那是劉德玲還在讀高中的時候,和一個叫高尚的同學談起了戀愛,後來他們畢業了。高尚在公社當了一名通信員,而劉德玲則回到家裏。高尚一有空就往她家裏跑,希望早日和她成婚。那時他們除了見麵以外,還經常通信,戀愛的意味很濃。高尚給劉德玲的信足足寫了一百封,劉德玲雖然也給高尚回過不少信,但態度始終不明朗,沒有把心交給他,她是另有打算,所以舉棋不定,她希望能通過婚姻盡快脫離農村。

不久,村裏推薦上大學,劉德玲憑著哥哥的關係,被推薦上了。

那時,經過高尚的努力,他們已基本確立了戀愛關係,並處於熱戀之中,臨走的頭天晚上,他們在屋裏整整談了整夜。第二天,劉德玲走的時候,劉德旺看到他們兩個人的眼眶都是紅紅的,高尚把劉德玲的行李提在手裏,劉德玲跟在後麵,往車站走去。

可是,劉德玲走後不到半年,就傳來他們分手的消息。

那天,劉德玲暑假回到了家裏,劉德旺正好也在家,他看到,高尚苦苦哀求,叫劉德玲不要這樣,他說:“你讓我做給你看,讓行動證明給你看,我不會辜負你的。”

劉德玲的態度是那麼堅決,說:“高尚,說這麼多都沒用,我們是不會有結果的,你我相隔這麼遠,我不可能再回到這裏,你也不可能調到省城。”

高尚說:“什麼事都是有可能的,為了你,我會努力的,我們都還年輕,你再等幾年,萬一不行,我們再分手。”

“高尚,你真是開玩笑,人的青春能有多久?你能等,我不能等。你看,我們再沒有談下去的必要。”說著,她把高尚寫給她的一大包信遞給他,說:“這是你的信,收回吧,我們好說好散。”

高尚看到劉德玲那個無情的樣子,心裏很氣,就心一橫,把信接過來,一封一封地扯掉,說:“劉德玲,我沒想到你這麼絕情,才出去半年,你就變成了這樣,算我瞎了眼。”說完,頭也沒回就轉身走了。那信經風一吹,像雪片一樣隨處飛舞,四散開去。

劉德玲看著他遠去的背影,笑道:“嫁給你,我會後悔一輩子的。”

後來,劉德玲畢業了,就留在了省城,聽說談了幾次戀愛都沒成功,最後總算和她們廠裏一個離過婚的司機結了婚。那時嫁給司機也還算是一種時髦,劉德玲為此驕傲了好幾年。

自從和劉德玲分手以後,高尚不久就調到了縣裏。又苦幹了幾年,很快就當上了縣裏的副書記。改革開放後,國家正需要大量的幹部,高尚又通過交流調到另一個縣裏當了縣委書記。又過了幾年,聽說高尚又調到了省城裏當了副市長。這是劉德玲萬萬沒有想到的。

劉德玲後來聽說了,心裏覺得很後悔,自己真是瞎了眼。可是,現在說什麼也晚了,隻好認命。

劉德旺想到這裏,覺得他們的遊戲有些不妥,後悔起來,就打電話問劉德玲結果怎麼樣,劉德玲當時心裏正打著女孩子的主意,而且她的想法已經成熟了,就給哥哥打保票說:“哥,你就放心吧,一切都安排好了,到時候你就坐著認女婿吧。”

劉德旺想想劉德玲畢竟是自己的親妹妹,怎麼說也不會害了劉玲,就說:“那好,有了眉目就通知我。”劉德玲也沒回答就把電話掛了。

這以後,劉德旺又打過幾次電話問過幾次,回回劉德玲都說:“好了,好了,叫你們不要著急,你偏急,女孩子在我這裏,你還不放心。放心誰?”其實這種不明不白的婚姻叫劉德玲怎麼向哥哥說呢?隻好用“好了,好了”去搪塞。

劉德旺已經病得不輕,希望女兒回到自己的身邊。

這時,劉玲已經有了那個弱智的女兒,劉玲是沒臉回到那個家了。更沒有勇氣見她的父親。父親的電話也打不到她手裏,劉德玲又不好把真情告訴他,劉德旺就隻能在心裏急,心裏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