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擴軍(1 / 2)

初平三年九月初一,徐州州牧府。回到徐州以後做了一下戰後總結,雖然已經控製了青州,豫州和揚州北部的淮南地區,但是卻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除了徐州還有一個團的兵力以外,青州就隻有一個營的兵力防禦,豫州隻有一個營的兵力防禦,而淮南丟去眼更加可憐,,壽春,廬江和合肥都隻有一個連的兵力防禦駐守。倘若現在北方的袁紹解決了公孫瓚,騰出手來起兵南下的話,就算是駐守青州那一個營的兵力裝備精良,士兵訓練有素,也不會數十萬大軍袁紹軍的對手,青州是肯定是保不住的,而南方的孫堅已經平定了江東,其矛頭直指江北袁術的廬江,但因為袁術的戰敗,李群派兵駐守在廬江,孫堅暫時才罷兵撤回蕪湖。孫江將治所遷到秣陵,並將秣陵改名為建業,是為建功立業之意。看來孫堅已經有了稱霸天下的藍圖。而李群剛剛占領廬江,壽春,合肥卻隻有兩個連的兵力,而且沒有火炮等重武器的防守,倘若現在孫江和李群翻臉出兵進犯廬江,廬江定然難保。根本抵擋不住孫堅和他的兒子孫策的攻擊,淮南之地將不在為我所有。在看豫州此地東麵連接著揚州,西麵連接益州,背麵是曹操的兗州,難免是荊州,是為四戰之地,雖然豫州留下了一個營來防禦,但是一個營的兵力隻有兩千多人,怎麼能扛得住益州劉焉,荊州劉表,兗州曹操的攻擊呢。即使劉焉和劉表胸無大誌不會進犯豫州,但是兗州的曹操可不是個善良的主子,早晚會侵犯兗州。所以豫州必須增兵,但是現在哪裏還有兵力可增加呢。

觀看戰後的形式,李群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果是這樣的話,損失掉青州的一個營,豫州的一個營,淮南地區的兩個連的話,徐州不管是失去了所有奪來的地區,還喪失了大半兵力。兵力將減少為隻有一個團外加一個特種大隊的全部兵力,這樣的話就太可怕了,如果天下諸侯聯手來攻,我將死無葬身之地。

擴充兵力的計劃,勢在必行。當下就在州府召見幾位將軍和幕僚來商議。武將中以周瑜趙雲為代表,幕僚中以諸葛亮為代表。其他人都還有別的事要忙,就沒有來參加商議。

眾人見禮後,李群就開始提起擴充兵力的問題。眾人在聽了李群的分析後,都認為當下擴軍是勢在必行的,周瑜拱手道:“主公,打算擴充多少人馬?擴充的對象是衝俘虜中,還是從百姓中海招”海招的意思就是從百姓中普選,每個百姓都有權利參軍。

李群早已想好了計劃,所以想都沒想就回答道:“我準備先擴充七個團,。我軍自從攻占了青州,豫州,淮南地區以後,實力大增,人口大增。原有徐州人口五百多萬,後來我們以招工的名義從其他州郡遷移過來了一百多萬。人口達到了七百萬之多。攻占青州以後i人口增長了三百萬,在攻下豫州以後,人口再次增長了四百萬,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人口已經達到一千六百萬之多。足以稱雄天下,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本。如果我也想曹操袁紹一樣的窮兵黷武,我軍至少可以擴充到兩百萬多萬兵力,但我不是袁紹,也不是曹操,我是李群。我心中一心為了百姓的安定,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並不想發動戰爭,所以我也不招募太多的兵力”

說累了,李群喝了一口茶繼續道:“編製成七個新團,和兩個老兵團以外,我軍就擁有了九個團的兵力。豫州駐守一個團的兵力,青州駐守一個團的兵力,淮南地區駐守一個團,將來拿下揚州後,也駐守一個團的兵力。而徐州是我軍的大本營,剩下的六個團全部駐紮在徐州地區,海選十萬怎麼樣諸葛先生?”說著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想著想道:“主公,我覺得不需要海選太多的百姓參軍,現在是秋收季節,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征兵,我有一套方案不知可不可行?”

李群舉手示意諸葛亮可以直言。

諸葛亮接著道:“第一:我準備從六萬俘虜中選拔三萬人加入正規軍。何事預備役部隊的加入預備役,不合格的編入屯田。第二從青州,豫州,徐州,淮南各縣各郡的監獄中招募囚犯充軍。”這一種征兵製度其實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實行了,宋朝實行囚犯充軍發配。

“我們地區一共有三百多個縣,郡。黃巾起義的時候,黃巾賊被關押在青州牢房中的眾多,不如也招募進來參加選拔,這樣既可以減少糧食的消耗,還可以給我軍增加兵力。估計黃巾兵中招募來的合格士兵應該不少於一萬人。而各地的囚犯應該也能招募到一萬左右。這樣我軍還缺少七千左右,就從百姓中海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