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紋猛然想起自己曾聽龍嘯天爺爺說過的一些關於秦朝時期的故事,頓時就明白了這老人的意思。
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後不久,科學家們就在二號湧坑內人們發現一批青銅劍,長度為八十六厘米,劍身上共有八個校麵。
考古學家用遊標卡尺測量,發現這八個棱麵的誤差不足一根頭發絲,已經出土的十九把青銅劍,每一把都是如此,讓人嘖嘖稱奇。
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致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且所有的劍上都被鍍上了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
在清理一號坑的第一過洞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一百五十公斤的陶湧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跡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複如正常青銅劍一般!
這不是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技術嗎?
這樣的技術,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藏裏!的確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現在聽這老人所說的話,他才知道,原來竟是來自地球上一個文明——“亞特蘭蒂斯”的遠古人類幫忙製造的!
龍紋想起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對話錄》中,記錄著由他的表弟柯裏西亞斯所敘述的亞特蘭蒂斯的故事:“在地中海西方遙遠的大西洋上,有一個以驚異文明自誇的巨大大陸。大陸上出產無數的黃金與白銀,所有宮殿都由黃金牆根及白銀牆壁的圍牆所圍繞。宮內牆壁也鑲滿黃金,金碧輝煌。”
“在那裏,文明的發展程度令人難以想象。有設備完善的港埠及船隻,還有能夠載人飛翔的物體。它的勢力不隻局限於歐洲,還遠及非洲大陸。”
“上麵這幅壁畫發現於阿克羅提裏城中。這座城在3500年前因聖多裏尼火山爆發而遭埋沒,於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來,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貿易的船隊。在一次大地震之後,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隨之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柏拉圖也在自己的書中寫道:亞特蘭蒂斯不僅有華麗的宮殿和神廟,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壇……
這些倍受爭議的資料,無疑都證明了“亞特蘭蒂斯”這個人類文明手裏掌握著多麼發達的科技!
難怪秦始皇能將六國由近及遠地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中去魏,南取韓,然後再進取燕、楚、齊!齊國滅亡之後,秦國走完了削平群雄、統一六國的最後一程。他們所依仗的,就是屏幕裏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交給他們的製造兵器的方法,否則,想要取得這樣的成績,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付出的代價也會相當沉重。
龍紋聽爺爺所說的故事中,除了秦始皇時期,還有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也有類似的武器。
春秋五霸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演出了曆史上春秋爭霸的最後一幕。歲月的流逝,使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靜靜沉睡在曆史的長卷裏,忙忙碌碌的後人幾乎把它遺忘了。
幾十年前,我國的一支考古隊在挖掘春秋古墓時,卻意外發現了一把沾滿泥土的長劍。當考古隊員輕輕拭去劍上泥土的時候,劍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踐自用劍”——躍入人們眼簾。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立即轟動了全國。
但是,更加轟動的消息卻來自對古劍的科學研究報告。
最先引起研究人員注意的是: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鏽呢?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大家知道,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地球岩中含鉻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熔點大約在4000攝氏度,德國在一九三七年,美國在一九五零年才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在2000多年以前是什麼人、用什麼方法將這種金屬鍍到劍上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