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位師弟(2 / 2)

就見師父歡樂的將典韋扶起笑曰:“愛徒快快請起。”我也湊到近前去和典韋套近乎,拉住典韋結實的小手,衝他一笑曰:“典師弟,日後我們同為師父門下弟子,一定好好親近親近!嗬嗬嗬......”典韋也是一樂曰:“那是自、自、自然了,小子!”三歲的小孩說話自然不怎麼流暢,懂得也自然很少,“韋兒,叫師兄!”典父囑咐著,典韋曰:“噢,是師兄。”師父愛惜的一笑,當天入夜我就和小師弟典韋睡在了一起,還用以前糊弄小孩的辦法,把他逗的開懷大樂,從那天開始(我)‘大哥’這個形象也理所應當在他心中烙下深深的烙印。?

在典韋家住了幾日,師父欲辭別典父趕路,和我離家的情景無二,典韋哭著拜別二老爹娘,同我跟隨師父上路而去,師徒三人前行,和師徒二人時不同,現在有了老典這個玩伴,一路上師徒三人相處甚歡,趕了幾天路,來到甄城來到一農莊前,與我和老典一樣,也是師父早先約好的,又收下了一個徒弟,正是龐德,我又是一陣激動,要知道這龐德也是三國時期有名的上將軍,勇冠三軍,有萬夫不當之勇,與倍受後人推崇的二叔武聖關公大戰數百合不分勝負,試問何人敢在關公麵前耍大刀,惟漢升與令明二虎將也,雖然龐德初事馬超,次事張魯,後事曹魏武,三易其主,但他卻絕不是個反複無常的小人,更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從龐令明抬櫬決死戰,最後被俘虜,關公令押過龐德。德睜眉怒目,立而不跪,關公曰:“汝兄現在漢中;汝故主馬超,亦在蜀中為大將。汝如何不早降?”德大怒曰:“吾寧死於刀下,豈降汝耶!”罵不絕口。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德引頸受刑。可見龐德是個十分忠勇的大將,隻是因為他前兩次輔佐的主公,不是有勇無謀就是昏昏噩噩,可謂長期鬱鬱不得誌,至到最後遇到較開明的曹魏武,各方麵才得以施展。?

師徒四人一路東行,最後來到東萊黃縣,我仔細的搜索著自己熟知的三國故事,哪位大將家住東萊,唉!對,難道是他,沒錯果然是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的東萊太史慈,怎麼會不讓俺又一陣激動,因為太史慈乃東吳第一員上將,也是三國有名的虎將之一,槍法絕倫,箭法超群,可與老將黃忠的箭法並驅爭先,可見也是一位勇冠三軍的上將,況且在他因夜襲合肥城時,中箭重傷,臨終之時大叫曰:“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誌未遂,奈何死乎!”可見他的雄心壯誌,這也是他最令人佩服的地方,不憂令人讚道:“太史慈真當世之英雄也!”可是就是這樣的英雄,卻隨著江東英主小霸王孫策的死而被埋沒,也是位不得誌的上將,實可惜也!?

至此師父收完了四個蓋世徒兒,劉英、典韋、龐德、太史慈師兄弟四人,雖然同是三歲,卻以劉英生月最長,典韋第二,龐德為三,太史慈最幼,師徒五人歡喜無限一路北上,奔太行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