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飛來橫禍(1 / 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大道三千,條條可通正果,我取其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夏,位於tj謙德莊,一座老式平房,院裏住著兩戶人家,他們已經是三代鄰居了,一戶姓劉一戶姓王。

“臭小子,讓你打坐,你做夢,不想吃飯了是不是!”此時從這座院子的平房內傳出,一位老人,正在嚴厲教訓著一個孩子。這位老人身穿中式上衣,下麵穿著一條黑色褲子,腳上一雙手工製作的布鞋,讓人感覺一種道家風範,老人的年紀大約在六十歲左右,剃了個光頭留著一屢胡須。

被這老人說的那個孩子,麵帶無辜的一雙大眼睛裏,含著眼淚解釋。“爺爺,您早上四點就讓我起床,跑步然後練功,背口訣,現在又打坐,您什麼時候讓我玩呀?”這孩子才四歲,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嗬護下,隨心所欲的玩耍,可不知這家到底怎麼回事。

隻見老人抽了一口煙袋道:“你自小多病多災,教你學道即可強身,又可避凶躲災,這可是你爸媽同意過的。”

孩子委屈的皺了皺小鼻子。聽到老人說的話,再也忍不住。哇的一聲哭出來,“爺爺,你是壞爺爺,一點都不知道疼我,你看王奶奶多麼的疼愛勇強,要什麼都給買什麼,而爺爺你呢,就知道一個勁的讓我練功,我不幹了。”說完還示威性的瞪了老人一眼。

老人恐嚇著要打他,同院的王奶奶走進屋中,一把抱住孩子。“老劉呀,沒有你這麼管教孩子的,他才多大呀,怎麼能經的住你這麼教啊,別說一個孩子了,一個大人都受不了你!”

老人聽到這話氣的連胡子都翹起來了,“他王奶奶,我這是教導孩子你就別攙和,我家這事你是不會懂的!”

王奶奶也沒有理會老頭的話,對懷中的孩子說:“長樂,去玩吧,勇強在外麵等你呢,等會奶奶給你們買冰棍去。”

小孩破涕為笑,可看著正在那生氣的爺爺,不趕就這麼出去玩,王奶奶用身子擋住老人一使眼色。“快去玩吧,去呀。”

小孩高興的應了一聲,“王奶奶,我要吃小豆冰棍。”說完就跑了出去。

一看小孩跑出去了,老人埋怨起王奶奶來,“我說老妹妹呀,咱們三代可都是鄰居,沒你這麼阻攔我教長樂練功的,這道家留下的東西不就斷在我這了嗎。”

王奶奶理直氣壯的指著老人的鼻子。“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看你怎麼不和紅衛兵說去,現在到說起這個來了,你那時候不是天天挨鬥,天天說我有罪。這時你到牛了,長樂這孩子跟你學的那些東西,大了以後能用的上?”

聽王奶奶這麼一說,老人歎了一口氣。“世人愚昧呀,行了我也不和你爭執了,俗話說好男不跟女鬥,你讓長樂快點回來,別玩的太晚,我還要讓他練氣,那是以後製符必要的一步,這要從小練起。”

王奶奶看老人這麼固執,搖搖頭走出屋子,看著院中的長樂和自己孫子快樂的玩耍,心中一絲憐憫,“這麼小的孩子能弄懂什麼呀。”

老人名叫劉清林,道號清林子是正一淨明道弟子,他家自宋元年間以來一直世代為淨明道弟子,淨明道,全稱“淨明忠孝道”,是宋元間在南昌西山興起的道派,係由靈寶派分衍而成。淨指不染物,明指不觸物,該派以淨明忠孝為宗旨,並作為教派名稱。形成於南宋初的周真公,至元時又經過劉玉的重建和革新,遂傳衍開來,元以後歸入正一道。

劉家已經是五代單傳,劉清林自幼就和父親學習道法,在tj頗有名氣。沒成想老了老了竟遇到,文化大革命這場浩劫。也是劉清林命好,鬥了一年就被分配到農場工作。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才回到tj,而劉清林的兒子也因為文化大革命,耽誤了學習道法最好的年齡,無奈也就放棄了。在工廠裏和孩子的母親自由戀愛,一年後結婚了。

直到八一年的十月,孫子的降生可把劉家樂壞了。劉清林說:“老天爺待劉家不薄,讓劉家有了香火而且還可以把祖上留下的道術傳下去。”所以起名為長樂,就是讓這孩子快樂成長的意思。劉長樂的母親並不想讓孩子學習這東西,可是公公這麼堅持自己也不好說什麼。天天看著孩子和爺爺修行的非常辛苦,讓劉長樂的母親很是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