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宋西征黨項之後,幾乎所有的動作都是在向南發展,開發荊湖平原,開發嶺南之地,南滅大理,繼而又征伐麻逸,馬六甲。
這一係列的動作讓外人看來都是大宋不願與北方遊牧民族交鋒的舉措,寧願花費大力氣去開發嶺南之地和南海諸國也不願向北前進一分一毫。
趙禎獨自一人站在禦書房的地圖前,南海諸國已經被塗成了代表大宋火德的紅色,自己為大宋不斷的積攢力量,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向北進攻。
燕雲十六州,這個多麼熟悉又讓人難過的詞語,隻有在大宋才會有這個詞語,因為也隻有大宋失去了這片抵擋外族又意義非凡的土地。
這片土地對大宋的意義太過重要,不僅僅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更加因為它是中原王朝抵擋北方遊牧民族的屏障。
三才擔心的站在一旁,官家每每看到輿圖的時候表情總是如此嚴肅,甚至充滿了悲哀,也不知官家為何有這種悲哀,說的難聽一點,三才甚至覺得這種悲哀與亡國一般讓人絕望難受,說是國仇家恨也不為過,但這話他是絕不會說出來的,他隻敢在內心深處膽大妄為的猜想一下。
大宋失了燕雲地也不是一天兩天,從太祖道太宗無不想收回,先帝也是如此,可都沒有成功,聽老不死的陳琳說,每每說到燕雲十六州先帝和太宗都是充滿失望的,但失望和悲哀是倆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三才哪裏知道曾經的曆史,趙禎的悲哀是來自於宋史中的斑斑血淚,國力強盛且有明君的情況下,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不那麼明顯,畢竟大宋可以通過掘堤淹田,使得千頃良田變成澤國阻擋遼人的鐵蹄。
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
燕雲十六州的丟失是倆個方麵的,一方麵使得大宋失去屏障,而另一方麵使得遼人的發展有了巨大的幫助,燕雲之地可不小,擁有著大量的農田和放牧之地,再加上長城屏障和山勢奇險,幾乎是最理想的土地。
失去十六州,遼人可以直接打到黃河,遼朝也從遊牧狀態升華成半遊牧半農耕,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轉換,遼人發現了其中的好處,所以才會死守燕雲之地。
趙禎微微歎息,如果不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拿下這片土地,趙禎都不敢想象後世會如何,所以他才如此急迫的發展大宋的軍隊,改良大宋的兵製,因為這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雄心壯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磨滅,趙禎明顯的感覺到現在自己越來越排斥不確定的戰爭。
攻伐燕雲十六州和攻伐西夏,大理不同,這是一種大國之間的猛烈碰撞,遼朝和大宋的軍事實力相差並不是很多,大宋的技術裝備無法徹底碾壓它,何況人家占據有利地形……
如果石敬瑭的墓在大宋境內,趙禎不介意把他挖出來鞭屍,這種恨意是旁人無法理解的。
輕輕的在地圖上貼上一個紅色的箭頭,這代表大宋未來的進攻方向,趙禎依然打算采用爺爺第二次北伐的進軍路線,並不直去幽州,而是兵分三路,幽雲十六州被冗長的太行山脈分為山前七州與山後九州,相對來說山前七州容易攻取,而山後九州則要徐徐圖之。